2018年7月12日——上个周四的清晨,我在睡梦中被“闪送”电话惊醒。从床上跳起来,我几乎半裸着跑到门口收件,唯恐耽误一分钟。
《自媒体之道》的样书送到了。http://www.yixiin.com/brand/
1
干货满满一本书
这部由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试图为千万自媒体人及平台运营者解决4个问题:
1. 一篇10万+的刷屏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2. 一支10万+的爆款视频是怎么做出来的?
3. 一个100万+粉丝的大号是怎么运营的?
4. 神秘的人工智能和备受争议的算法是怎么运行的?
全书编写跨度3年,超过28万字,分上、下两编共13章,详解案例150多个——其中包括4个独立成章的深度案例,提炼“锦囊妙句”36条。拉页《水源生态平衡图》浓缩全书精华,并附赠我的音频课程45分钟。
◎《自媒体之道》目录
序:新水源决胜局
上编 如何生产一篇10万+的文章
总则:选题、采访、写作与包装
第一章 好选题四大典型特征
深度案例之一 关于角度:如何把下三路做到上三路
第二章 用特稿手法写公众号,你会吗
深度案例之二 《江豚之死》的编辑手法
第三章 不靠标题党 ,还是10万+
扫码听音频讲座:怎样做标题
第四章 关于排版的22个实用案例 http://www.yixiin.com/photo/
第五章 注意!一个错字可能毁了一切
第六章 短视频自媒体制作初探
深度案例之三 解密视知TV:知识短视频一哥诞生记
下编 如何运营一个100万+粉丝的大号
总则:账号的六个维度与内容生产、内容分发、用户互动
第一章 3 000万自媒体人必读:内容分发新逻辑全揭秘
扫码听音频讲座:人工智能与算法
深度案例之四 “做号党”调查
第二章 从0到100万,大号们这样圈粉
刚刚,新华社“刚刚体”刷屏了
摩登中产的怀旧味道来自哪里
六神磊磊的“六脉神剑”
“我们打掉了千亿市值,但不做中国浑水”
靠生产“情报级资讯”,这家媒体不认干爹也能上市
第三章 政务号&企业号:要权威不要官话
第四章 金榜题名时
第五章 “××计划”的几十个亿是怎么分配的
第六章 Qian车之鉴:自媒体融资指南
第七章 水源生态的平衡之道:治App如治国
后记:任何自由都要与责任统一
附录1 自媒体“八大乱象”乱在哪里
附录2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2
格物穷理,知行合一
“如果说《新浪之道》代表了PC时代门户网站的报道理念,《超越门户》传递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报道理念,《自媒体之道》则开创出全新格局。”一位阅读过书稿的资深媒体人称,“它既从‘术’的层面解构了内容生产和分发的技巧及逻辑关系,更从‘道’的高度论述了自媒体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以及如何格物穷理、突破创新,最终得道内心光明。”
如同3年前出版的《超越门户·搜狐新媒体操作手册》来自80万字的业务日记,这本《自媒体之道》的大部分素材,同样来自我数十万字的日常工作总结。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无法忘掉的往事,或者是深刻的教训,乃至痛苦的泪水。在本书长达万字的自序《新水源决胜局》中,我详细描述了这些故事,特别是自己思考维度的变化和格局的提升:
从只关注机构媒体内容的生产,到搭建一个拥有60万个自媒体账号、连接作者和阅读者的运营平台;从执著于千人一面的报纸、PC门户的编辑理念,到深入探究千人千面的信息分发模式;从指导编辑团队,到训练算法模型、主导产品策略的制定;以及思考新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定义,一切都在超越之中。与其说这本书超越了《超越门户》,不如说它超越了自我——人不能活在过去的成绩和思维中,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今天。
这3年里的每个除夕之夜,我都在办公室值班。那张奠定全书基础的《水源生态平衡图》的初稿,就是在丁酉年三十的烟花漫天、鞭炮隆隆声中绘制出来的。或许在这样辞旧迎新的时刻,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珍贵,去提醒自己不断学习、总结、创新,不负芳华。
丁酉除夕,我与值班同学庆祝新年
同样难以忘记的是,这本书的内部版——《一点号操作手册》定稿的2016年10月,我站在西南一座大山的深谷里,远望斜阳时的迷茫和痛苦;以及一个月后,在深圳大梅沙演讲后,直面大海时的豁然开朗。一年半之后,当这本公开发行的《自媒体之道》收尾时,我恰恰正在学习王阳明,隐隐感受到了这位心学创始人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瞬间: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耻辱、下狱等死的恐惧、流放荒蛮的绝望、无人问津的没落后,悟道的狂喜与得道后的平静。
12万vs28万:2017版的《自媒体之道》是内部版小册子,只有12万字。这次公开发行,是站在行业高度的思考与总结。下编内容全部重构,共28万字
2016年11月8日,深圳大梅沙演讲现场。这里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最前沿,也是我的“悟道”之处
3
感慨万分,必须言谢
在此,要感谢所有参与此书写作、编辑、审校的同仁。除我之外,共有16位作者参与创作,30多位资深媒体人和企业家、学者对本书进行了指导及把关。他们中包括我的前同事、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南香红;我今天的同事白兰、范吉鹏;知名自媒体“牛弹琴”“六神磊磊读金庸”“市值风云”,以及新华社前副总编辑夏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岗、搜狗CEO王小川等。还有那些深入参与本书编辑,但不愿留名的朋友。如同《超越门户》,《自媒体之道》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行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
特别怀念的是好友大曲,我2015年内部出版的《搜狐新闻采编规范》,就是因为他的公号“曲解直说”的文章《比肩【新浪之道】的教科书,教你重新定义互联网新闻》一夜之间洛阳纸贵。他曾答应我出新书时再写推荐语,但就在2016年的12月,时年39岁的他因病突然去世。斯人不再,音容犹存。对这位志同道合者,唯一的祭奠就是拿出超越当年的作品。
超越创新,始于积累
最后要感谢“一点晨光”公号的粉丝们。从2017年9月起,我就再没有发表过文章。今天,互联网上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鱼龙混杂。我觉得如果没有更深、更透彻的思考和总结,那些碎片化、浅尝辄止的内容只会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我一直等待着这本书的出版。
但昨天我进入后台,竟然发现粉丝还在增长。这种感动很难形容,唯一的希望,就是这本书不让大家失望。我总结了本书中最有价值的36句话,一并发出,以表谢意。
自今日起,《自媒体之道》已经在当当等电商平台预售,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以购买。另外,我会选择10位转发并在后台留言的粉丝签名赠书,名单会在一周后公布。
锦囊妙句三十六
关于写作
1.我们鄙视只靠贩卖情绪追流量而忽略了事实真相的选题,但也应该看到,情绪是社会现实在网上的集中反应。特别是在算法推荐和社交传播大行其道的今天,选题中带有的情绪更不能忽视。
2.在任何时代,东施都不会被认为是美女。同样,鲜明的主题、独到的角度、严密的逻辑,以及优美的文字、精致的包装……这些对美文的标准永恒不变,也只有这样的内容,才称得上是真正的10万+。
3.我们这一代传统媒体人,是身份最为复杂的一代媒体人。我们亲历了都市报的最后荣光,感受了纸媒消亡的切肤之痛,也体验了新媒体创业的五味杂陈。但无论怎样变化,很多同行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坚守和信念:谣言、肤浅、标题党绝不是新媒体的特质,优质内容、深度内容总会有市场。
4.好故事应该具有戏剧性、冲突性、独特性、唯一性等要素,但最主要的要素我认为应该是延展性和复杂性。或者这个故事并不具有爆炸性的、冲击力的质素,它只是安静的、常态的,但它却有足够的深度、广度和复杂度,它就有了特稿的特质。它安静的表面下包涵了一些本质的和长久的东西,就像是一座矿脉绵长的金矿,虽然它一时一地的储量并不丰厚,但它给了你足够的开掘空间。
5.特稿之“特”还表现在记者用独特的文字方式与读者建立一种亲密的、个人化的关系。其实,自媒体的“自”的深层次含义,也应如此。读者在读这篇稿子的时候,知道是和谁在交流,他明白这个记者讲述的方式,他熟悉记者的遣词造句,他甚至熟悉记者行文中常常出现的一些个人化的小瑕疵。
6.我们的作品还是要把挖掘人性、讲故事放在第一位。所以金庸的书,你把书里这些中国元素去掉,他的书依然是最好的武侠小说,因为他的书很深刻地在挖掘人性。
7.一句话也有一句话的特点,虽然缺乏深度,但往往消息越短事情越大,也有着特殊的传播效果。
选自本书下编第二章第一小节《刚刚,新华社“刚刚体”刷屏了》
8.好的资讯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信息本身。优美的文字、严密的组织、清晰的逻辑——这些都是为信息本身而服务。特别是在某一个垂直领域内。
关于包装
9.算法会通过追溯和记录,找到时常发布标题党文章的自媒体账号。如果一个账号每天只发标题党内容,那么它在算法分发平台上的展示量就会下降,直至被禁发。“标题党惯犯”一般缺乏创造力,体现出比较雷同的特征——这也是他们的弱点。
节选自本书上编第三章《不靠标题党,还是10万+》
10.设计一个风格简约、排版精美的自媒体号,不仅需要好的编辑器,更需要了解设计规范,包括字、标点、色彩、图标、图片、距离,以及整个空间的布局……这些元素组成了用户界面体系。而美的展现,也是一种整体感受。
11.在纸媒时代,信息生产的方式是协作制。采、编、审、校各司其职,合作生产内容。进入流阅读时代后,在人人都是信息生产者的众声喧哗中,在“只有第一名才被记住”的快马轻裘中,信息生产发布者越来越将“首发”放在第一位。自媒体更是自写自编自校自审“四合一”,相当于无校无审。信息最重要的传递介质——文字的质量被全面忽视。
12.对匿名网友编写的如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信息应审慎识别。在发稿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查阅这些条目的来源网页,或者求证于更专业的权威网站、官方网站。
关于运营
13.自媒体人到一个平台上发文,无非想获得两个东西——利与名。利,是以钱为代表的收益;名,是内容展示、点击、分享、收藏、用户停留时长等指标的综合数据。而平台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定义优质内容,然后把利和名分配给自媒体人。
14.冷启动,指用户下载某个App后第一次打开它的过程。正如同恋爱的第一次见面,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在冷启动中,重中之重则是用户打开之后呈现的第一屏,大概有五条信息。测试表明,如果在这五条中,用户点击了一条,那么它的次日留存率就会比没有点击的情况高一倍。
节选自本书下编第六章《水源生态的平衡之道:治App如治国》
15.面对朋友圈上看到的优质内容产品,有三个基础动作:点入、读完、转出。新媒体内容即应从这三个动作入手,提高传播度。其中,“点入”对应的是标题,标题优秀才能引发后续的动作。“读完”对应的是节奏,节奏快速才能让用户欲罢不能。“转出”对应的是情绪,当触动情怀时,用户愿意主动分享内容,内容的传播才能最大化。调动情绪,应成为新媒体人的必备技能。
16.数据是用户行为习惯的反映,我们对数据不敏感就代表不理解用户,不理解用户怎么提高分发效率?要实现真正的转型,一方面我们要坚持编辑的理念、价值观和情怀,另一方面对于运营的结果而言,数据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忽视每一个百分点的变化。
17.网友宁愿接受一个有血有肉会犯错会道歉的小编,也不认同一个高高在上永远正确无懈可击的绝对态度——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恐怕就不能理解新媒体的逻辑。
18.互动是一种相互的陪伴。做自媒体,除了为流量和收益之外,还有情在其中——一个是情怀,另一个是与粉丝之间的感情。
19.什么是“价值金线”呢?一个人比其他人有趣那么一点点,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得不到太高的定价。可如果他相当有趣,与众不同,越过了价值的“金线”,那他就价值连城了。
20.单纯就社会化内容而言,普通记者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而且无论生产的内容如何,读者都很容易理解。但是资本市场是专业化很强的市场,从业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才能把复杂的操作手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否则很难找到问题的本质,甚至因为内容不专业而引火上身。
21.在电商领域,任何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它电商业务的真实情况,就是亿邦动力最想传递的信息。韩都衣舍和七匹狼都是服装电商业者非常关心的品牌,服装电商行业的人最关心品牌的哪些方面?
(1)它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多少;
(2)它去年完成了多少收入;
(3)它最新的业务架构是什么;
(4)它在天猫、京东、官网的销售比例分别是多少;
(5)它的利润率有多高;
(6)它的转化率有多高;
(7)它订单量有多大;
(8)它客单价现在是多少;
(9)它的店铺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10)它的人效、坪效怎么样。
22.政务号和企业号要围绕关系链,拉长传播链,除了权威发布独家新闻之外,还要做好政策解读、数据披露、舆情回应,讲好故事,当好媒体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为受众和媒体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信息,着力成为第一信源,成为一个行业或领域离不开的“头部账号”。
23.同样的机构,不同属性有不同侧重。中央政府侧重于宏观政策垂直落地,地方政府侧重于本地政策执行与公众服务,政府内设部门则聚焦部门业务和服务;B2C企业要以用户为中心开展服务,B2B企业则要内外兼修、传播文化,混合型企业则要聚焦主业、兼顾辅业;企业总部重在战略引领、集中发声,下属企业重在圈层传播、在地服务。
24.规范自媒体的很大一部分责任落到了平台身上。“快播案”的宣判让“技术无罪、平台中立”的理念终结。道理很简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子,和你所处的土壤有很大关系。微信、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等平台相当于报社,自媒体作者相当于记者。报社应该对记者的言论负最终责任,并为规范他们的行为制定相关的规则。
25.在新时代,我们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在互联网信息流里,就是要建立内容的优质、丰富与分发的公平、精准之间的最佳数据模型。
关于创业
26.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如何变得更强大?我总结了四个词。
第一是理想。我们是一个内容公司,没有理想,和百货公司这种卖东西的公司有什么区别呢?必须要有最基本的价值观。
第二是情分,我们管理的是人不是机器,是人生产内容给人看。
第三是效率,没有效率的公司,在互联网时代不要说走,连活都活不下去。
最后是制度,我发现最大的制度是人,对于一个人,不仅要给钱,还要给他前途,给他未来的成长。
27.优秀的创始人必须具备“四气”和“三力”。“四气”是指志气、正气、灵气和杀气;“三力”是指创始人必须拥有“总编辑能力 + 总经理能力 + 资本家能力”这三种能力。
节选自本书下编第六章《Qian车之鉴:自媒体融资指南》
28.很多风口都需要去甄别,然后去探索,甚至去投入运营。一旦投入运营,成本就产生了;一旦产生,如何退出就是个难题,背后是一大串的产品投入、人员投入、技术投入、营销投入的问题。退出的时候,决心难下、成本难收。
关于“道”
29.媒体是公器,新时代的从业者当有敬畏之心。
30.我们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媒体人的初心,就是生产优质内容,并把它传播得更广泛。
31.在自然界,有一个生态平衡的理论,就是草、鹿和狼之间的平衡;在信息领域,也应该有个“文态平衡”的理论,正面报道相当于鹿,负面报道相当于狼。如果负面全部被灭掉,正面太多了,对公司、对社会也都不是好事。
32.自媒体这个事情上,很多人是像输围棋一样输掉的。他们输的是境界。
33.高远的格局与细致入微的体察同样重要,前者能保证你准确地找到赛道、不误入歧途;但没有扎实的基础,高楼很快会坍塌。
34.内容不是王,产品不是王,渠道不是王,技术不是王。它们都是其中的“一”,三横一竖才能组成一个“王”字。而王上面的那“一点”就是用户,得用户者可“主”宰天下。
35.成功经验往往是不靠谱的,但是教训要深刻总结。别人怎么做成功的,你复制一遍或者他自己再复制一遍都可能成功不了;但如果告诉你走过什么坑,以后就要绕着走。从低到高,是所有人必然走的路、必然爬的坑。就怕坑里待着太舒服,最后不愿意出来了。
节选自本书下编第七章《水源生态的平衡之道:治App如治国》
36.《自媒体之道》的“道”是什么?其实就是运行的规律。把握规律才能掌握平衡,才能建立一个真正清朗的水源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