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支付竞争白热化,快捷高效的免密支付应用越来越广泛,第三方支付和银联都在这个领域持续发力,上千块钱都已经被划进了“小额”的范畴。据了解,不同支付平台的免密支付规定不尽相同。
如支付宝和微信的付款码的协议都需要开启免密支付后才能够看到。在支付宝“付款码”使用说明中的“付款额度”明确,在境内付款时,每笔小于或等于1000元的订单无须验证支付密码。而微信钱包的“付款码”使用说明中也将免密支付的额度限定在1000元~3000元以内。
而银联今年6月1日起对所有具备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均默认开通额度为1000元的免密支付功能,即1000元以下的消费无须输入密码、签名即可完成支付,单卡单日累计交易限额不高于3000元。
除了支付机构,很多商家为了提升消费体验,也设置了免密支付,支持其支付工具使用免密支付。如苹果APP商店绑定了支付宝、微信或是银联卡进行支付时,如开通免密支付则没有额度限制,同一身份证同一自然年的额度为300万元人民币。
银行卡丢失后
或被免密消费
“盗刷事件发生后,我查了微信支付钱包,竟然发现签约了不少免密支付项目,此前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已经开通了这项功能。”陈小姐告诉记者。
黄先生则表示,不久前在百货商场购买了700多元的衣服,刷信用卡付费时竟然被告知不用输入密码,当时还觉得很诧异。最近留意盗刷事件的新闻后,才知道原来是银行卡在没有征求持卡人同意的情况下,已经默认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而且额度高达1000元。
“这额度设置得太高了,此前完全没有相关的信息通知,如果哪天卡丢了,其他人捡到银行卡可以利用双免功能实现刷卡消费。”黄先生担忧道。
而央视财经频道还报道称,苹果手机“付款信息”中,开通支付宝支付功能的界面中出现了一份名为 《支付宝免密扣款授权的协议》,也就是说,开通支付宝支付功能同时就开通了免密支付。而记者在自己的支付宝账户设置中发现,已经签约开通了苹果应用商店的“免密支付”功能,而在设置“安全月限额”一栏中记者发现,限额被默认选择了“无限额”,而不是其提供的“有限额”选项。
律师建议取消默认
或取消强制开通
对于支付被强制或默认开通免密支付的现象,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主任、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顾问朱永平认为,开通“免密支付”,应当向用户进行充分、有效的披露与告知,解释业务风险,在了解全部业务内容及风险后,用户有自由选择是否开通的权利。因此,对于部分机构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只是在官网告知,并未通知到个人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与知情权。
“即使企业给用户提供了可以选择开通或者不开通免密支付功能的权利,但若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或提供有效的技术保护措施,那么消费者应承担部分责任,但企业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亦不能够完全免责。”朱永平补充道。
而有银行人士也提出,任何支付工具,都应该将知情选择权归还用户,应当取消“双免”功能默认开通、甚至是强制开通的形式。
机构
持卡人可申请关闭双免功能
银联方面表示,双免功能是银联IC卡功能之一,与卡片同步开通,但并不强制使用,持卡人可向发卡行申请关闭双免功能。银联也明确要求各银行持续跟踪并推动银行做好持卡人业务告知工作。
另外,银联还表示,目前所有支持小额免密免签的商户均经过严格筛选,在交易时,银联及发卡银行都会通过后台风险监测保证用户的交易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为减少持卡人用卡安全顾虑,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置了专项补偿金,提供失卡保障“风险全赔付”服务,对于持卡人的正常用卡损失可进行足额补偿。补偿资金一般于2个工作日直接返回至持卡人指定账户。
支付宝也表示,支付宝一直在用技术保障安全,在智能风控的帮助下,目前支付宝的资损率低于千万分之五,远低于国际同行千分之二的水平。而且即便发生了小概率的盗刷,支付宝也有被盗全额赔付的用户保障机制,去年支付宝推出“你敢收、我敢赔”,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使用收钱码的码商:被套码也能获得赔付。
TIPS
建议调低额度或关闭功能
免密支付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但其背后暗藏的风险不能忽视。
据此,支付宝建议苹果用户调低免密支付额度,以最大限度保护资产安全。
业内专家则提醒,无论是银行卡还是移动支付,考虑到支付安全,建议大家将免密支付设定一个较低的额度,或者直接关闭该功能。
目前,想调低银行卡的免密支付额度,或关闭该功能,可以拨打发卡银行的客服电话进行取消,或者在办卡的时候直接关闭该功能,也可以申请降低“闪付”功能的限额。
另外,如果想调低支付宝的免密支付额度,或关闭该功能,可点击支付宝中“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小额免密支付”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