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
12月2日,长沙理工大学公寓热水服务中心发布了一则通知,称热水系统将升级改造,升级后的系统需要更换宿舍内的热水表,需要下载一个APP,“扫码”才能进行洗澡。此举引来学生吐槽:裤子脱了,手机湿了,还没法洗澡。使用该APP,首先要搜索洗澡,打开蓝牙;接着要绑定水表,选择热水设备;再点开始洗澡;http://www.ffsy56.com/news/最后,要用湿着的手点结束洗澡。面对质疑,该校回应表示,此举是为了整改“卡太多”。(12月6日潇湘晨报)
“裤子脱了,手机湿了,还没法洗澡”,学生们源于切肤之痛的吐槽,可以说是生动形象画面感十足。这一幕,有些搞笑、有些荒诞,就如同此前被曝出的各式奇葩APP一样,所谓的洗澡APP可谓多此一举。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学校内APP泛滥的现象,已经引发舆论关注。不少高校为了“移动互联”而“移动互联”,到头来是弄巧成拙,苦了学生,徒增笑柄。
学生们对这款APP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产品逻辑不合理”“用户体验极差”“疑似增加消费”种种。的确,将洗澡这件极其私人化的事“线上化”,要求洗澡之前点“开始”、洗澡之后点“结束”,想想都觉得有一丝黑色幽默的意味。
按照校方说法,之所以引进洗澡APP,为的是整顿“卡太多”。这一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也牵强得很。要知道,此前许多高校早就实现了“一卡通”,将涉学生服务类项目统一整合,这一做法不仅技术成熟而且成本极低。试问,长沙理工大学为何不采用“一卡通”方案,而反倒舍易求难推广莫名其妙的APP。必须看到的是,现如今大学生们面临的最大困扰或许不是“卡太多”,而是“APP太多”。据该校学生介绍,他们已经被迫安装了N个校园APP,内容涵盖了宿舍签到、查课表、进宿舍门、选课、选教材等等,简直是五花八门。
时下,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是,许多高校管理者简单地将“互联网+大学”理解为堆砌APP。为此,甚至是不计成本、不顾后果。以洗澡APP为例,为了配合其使用,该校居然对所有宿舍的热水表都进行了更换,此等“削足适履”的举动,所造成的非必要开支或者说是“资金浪费”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追问,采购这一APP项目,到底花了多少钱?是否经过了公平的招标流程?http://www.ffsy56.com/news/list/3930/
在跟风狂热之后,高校的管理者还是应该冷静下来,以一种系统化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到底需要怎样的APP?又需要多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