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3点前后,家住南京江宁区阳光之旅小区的刘阿姨都会精心收拾好自己的挎包,里面装着接孙子放学而预备的热水、湿巾和几包小鱼干。之后,刘阿姨会沿着悦民路向上走约660米,来到苏宁小店银河湾店二楼,在健身房锻炼上大半个小时。
锻炼完,刘阿姨还会捎带上一瓶孙子最喜欢喝的酸奶,而后匆匆赶去阳光艺术幼儿园。http://cn.yixiin.com/
刘阿姨是苏宁小店银河湾店开业后最早办理健身月卡的顾客。值得一提的是,苏宁小店银河湾店并非单纯意义上的便利店,而是融合了INTER·FIT智能健身房的复合型业态,门店一楼为主打生鲜和便民服务的苏宁小店,二楼为智能健身房,这也是国内首家全自主品牌的便利店+健身房全新业态。
当被告知自己是国内首家全自主品牌便利店+健身房门店的首位会员时,刘阿姨笑了,“哪里会想到这个哟,我就是觉得方便,既能活动身体,又能给孙子带点儿酸奶小零食。”
客流量增加15%,用户粘性提升20%
“我们的敌人不是同行,而是随时变化的顾客需求。”时至今日,711创始人铃木敏文的这句话仍是零售行业的经典论断。
1987年,当第一家7-11便利店“越俎代庖”开始代收水电费时,人们才猛然发现,原来一家小小的便利店可以涵盖完全不同领域的服务。于是,90年代在大量的用户调研后,ATM、打印、购票等额外服务相继进入到千千万万家便利店中。
如今30年过去了,当初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民服务早已根植于用户的心智。而“随时变化的顾客需求”则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全新的业态纷纷面世:洗衣房复合便利店、美妆复合便利店等等。
而像苏宁小店银河湾店这样的便利店+健身房业态,也悄然兴起。今年2月,全家便利店和FIT&GO联合开设的复合店在日本东京都大田区开始运营;6月,7-11与BEING fit合作的复合店也在台北开业。但有所区别的是,苏宁小店和INTER·FIT两个均是苏宁的自主品牌。据了解,目前这样双自主品牌的便利店+健身房复合业态,在国内尚属首例。
“便利店和健身都属于高频次消费,而他们最为优质的共同特性就是同属社区范畴,两者的结合可以达到互相引流的效果。”苏宁小店运营经理李剑称,“从后台数据来看,苏宁小店银河湾店的客流量增加15%,用户粘性也提高了20%左右。”在店内,记者看到,运动型饮料、健康套餐、高蛋白食品也摆在了更为醒目的位置。
“因为银河湾店,我们的INTER·FIT小程序仅4天就新增了400多位会员。”苏宁体育INTER·FIT项目运营经理苗伟称,“现在INTER·FIT APP也在加紧开发中,上线后会涵盖更多的健身服务内容。”
据银河湾店长聂永生介绍,目前正在规划便利店与健身房更为深度的销售融合,如小店消费满X元即可免费赠送健身,办理健身月卡享受小店几折优惠等。由于小店和INTER·FIT都属于苏宁的内部体系,实现捆绑促销的难度比起两个独立品牌来说,大大降低。
据内部消息透露,苏宁小店&INTER·FIT的模式还会进一步拓展,包括增加店面数量、增加健身产品和服务等。
“这里是无人健身房,我很喜欢。”
其实,以苏宁小店为代表的健身复合型便利店兴起的背后,是近年来国民的健身需求尚未被激发和满足的表现。据IHRSA(全球最大的健身俱乐部及相关企业协会组织)2017年报告显示,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健身会员渗透率可达10%以上,而中国大陆地区仅0.4%左右。
但与之相对的是,国民日均仅2.55小时的休闲时间、过高的办卡成本、混乱的健身销售等问题,也使得健身难以深入到群众,而显得“高高在上”。国内健身市场,尤其是社区健身市场,仍是一片巨大的蓝海。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深入社区的苏宁小店健身复合型业态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路径。
小赵是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就住在银河湾花园小区,距离苏宁小店银河湾店不到200米,“平时加班比较多,但偶尔下班早的时候,就一定会来撸个铁,不为塑形,只为保持健康和活力。”也许正因为对健康的格外重视,如今快30岁的小赵仍是一头密发,“虽然这附近也有健身房、工作室,但我不喜欢被人喋喋不休地推销健身课程。”
“这里是无人健身房,我很喜欢。”
小赵的说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健身群体的态度,也凸显出这个行业的新诉求。而苏宁小店的无人健身房,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据了解,通过智能健身小程序,用户可以在苏宁小店INTER·FIT健身房实现一键扫码开门、实时查看运动记录、完成身体指数检测等功能,而且依托于苏宁自主开发的智能系统,健身设备也都可以通过触控大屏、小程序等实现实时互动,方便随时调整运动状态。
同时,考虑到无人健身房的安全问题, INTER·FIT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会调整健身器材以尽可能地保证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楼下苏宁小店店员也将兼岗健身房管理员。除此之外,该项目还将推出运动伤害险等并赠送给会员等措施。
从开业之后的运营状况来看,目前这种模式还颇受消费者欢迎。“小店周围主要有3个社区,常住人口约4000户。”聂永生称,“每天晚上6点到8点,明显感觉到来锻炼的人很多,他们大多是上班族。”
苏宁小店的“第三空间”
一般而言,健身场景有两个:居住场景和工作场景。如今,依托于苏宁小店这样深入社区的智慧零售业态,INTER·FIT真正打造出了“家门口的健身房”的概念,下班后跑上半小时步,在小店买点生鲜果蔬带回家;周末睡个懒觉,约上朋友来撸会儿铁,在健身房看场NBA球赛;等等。美好生活自是在点点滴滴中彰显。
“这种复合业态不只是引流和销售,更是在倡导和共享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打造社区的‘第三空间’。”苗伟称。
提及“第三空间”,作为主打社区服务的智慧零售线下业态,如今苏宁小店凭借着整个苏宁集团线上线下的生态资源,又加之以万达、恒大、碧桂园等众多地产商的物业支持,成为全国上万社区健身、亲子、娱乐、休闲等“第三空间”最为可能的缔造者。
事实上,不仅有INTER·FIT智能健身房,通过苏宁小店,智慧零售的整个产业生态资源都能得以承载和落地,如专注于家电维修、清洗服务的苏宁帮客,打通买卖渠道、服务二手房交易的苏宁有房,等等。正如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卞农所说,苏宁小店的目标是未来三年打造成中国第一的O2O社区小店运营商。苏宁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苏宁小店在全国范围内已新开2700多家。
“便利店+健身房的复合业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一方面会继续推广和复制,另一方面也会探索更多的‘便利店+’组合形式。”李剑称,“随时变化的顾客需求就是我们的目标。”
苏宁小店的便利店+健身房复合型业态,则不失为一种满足千千万万个小赵和刘阿姨社区健身新需求的一种方式。http://cn.yixiin.com/news/
说到刘阿姨,更有趣的是,每天下午5点前后,刘阿姨的孙子都会背着橘红色小书包,蹦跳着从小店门口经过,有时他会跟着刘阿姨进来买点儿蔬果和零食,有时他会指着“苏宁小店INTER·FIT”的门牌说,“奶奶,那个‘小’字我认识,是‘小朋友’的‘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