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商场内出现的共享化妆间,成了网络热搜。只不过,相比前两年对新兴共享产品赞美的态度,这一次,公众更多倾向于担忧与质疑。北京晚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个商场内的共享化妆间发现,发黄的卷发棒,黏腻的化妆瓶,让卫生问题成了该项目的最大隐患。http://www.yixiin.com/news/
■按分钟收费的共享化妆间
“大牌化妆品免费使用!”白色的大幅宣传广告配上粉色的铁质装饰外壳,17beauty的共享化妆间靠着商场的休息椅,显得格外醒目。在北京华联常营购物中心,记者探访了一个共享化妆间。透明的玻璃门上贴着操作流程,扫码进门后,化妆台上的彩妆产品一应俱全。扫码在小程序内购买相应套餐后,化妆品上的透明罩自动缓缓拉开,可供消费者使用。
记者此前留意到,17beauty曾公开声称其摆放的大牌彩妆总价值近4000元,引发网友热议。事实上,化妆台上所摆放的粉底液、粉饼、遮瑕盘、眼影膏等,确实有着迪奥、雅诗兰黛、MAC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商标与瓶盒。化妆间内还设有一次性的化妆棉、海绵块、刷头以及化妆镜、卷发棒等。此外,该化妆间还在化妆台的醒目处和摄像头下方写有“偷盗可耻”、“此处有监控”等标语。
根据17beauty的小程序显示,该共享化妆间按分钟计费,首次进入可免费体验15分钟,再次进入会收取费用,价格为25分钟38元,35分钟48元,45分钟58元。为防止偷盗,该化妆间内的大部分化妆品,包括口红,均被黏在化妆台上,不可拿起,仅有眉笔、睫毛膏可以自由取放。为营造私密感,记者发现,当有人进入化妆间使用时,透明玻璃门会自动变为白色雾面,外面的行人无法看清内部场景。
记者了解到,17beauty官方介绍称,在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丰台区等共10个商场设有共享化妆间,此外在上海、武汉、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商场也有投放。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尚无其他类似共享化妆类的竞品。
■一边开新址一边拆旧店
共享化妆间引发舆论关注,源于其近日现身于武汉多个商场。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发现,早在去年7月19日,北京金地中心就落地了第一台“共享化妆间”。不过,据17beauty CEO韩淑琪去年8月接受的公开采访显示,赶着“新零售”的风口,这种“共享化妆间”在北京当时还叫做“美妆盒子”,今年1月在武汉落地时,却突然改称为“共享化妆间”。
半年过去,原本在北京投放的第一台“共享化妆间”如今怎么样了?记者来到了金地中心,却发现原有的共享化妆间消失了。“很多人都来问过这个共享化妆间,但找来找去都没见过。”一名英孚英语的销售人员表示。而一位美甲店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这个酷似电话亭的共享化妆间原本设在ZARA门口,但早就被拆走了。
同样突然消失的,还有原本位于商场合生汇的两个共享化妆间。一周以前,多家媒体曾前往这里报道,但1月13日记者来到商场B层和四层的共享化妆间对应地点时,却发现只剩一片空地。“之前就在我们店对面,前天突然拆走了。”商场B1层的一名商户对记者称,他们也知道“共享化妆间”的话题刚在网上走红,但没想到这么快就搬走了。商场四层的喜家德饺子馆的服务员也表示,位于橙汁贩卖机和美拍机中间的“共享化妆间”也于两天前突然消失。
对此,记者拨打了17beauty 的客服电话,该客服人员对记者表示,这两个“共享化妆间”目前被拆走是送去维修。但对于为何两台机器同一天消失,该名客服人员却选择避而不答。
■卫生隐忧成消费者关注焦点
在实地走访中,记者看到,“共享化妆间”的卫生状况和运营管理不容乐观。乳液、粉底液、粉饼盒、隔离霜……这些瓶瓶罐罐触摸起来有明显的黏腻感。单色眼影有明显被指甲扣过的痕迹,乳液瓶的下方甚至还落有一根短头发。挂在墙壁上的卷发棒除了触感油腻外,烫发棒底部也有一层清晰可见的黄垢。此外,已磨损得几乎看不清品牌的睫毛膏,直接被人用眉笔盖戳断,堆积成泥的眉笔,已经被人掰下脱胶的粉底液瓶、乳液瓶等,都折射出种种运营管理的问题。
“化妆品这种直接接触皮肤的东西,还是很私密的。和一堆陌生人共享,这实在超出我的接受范围。”记者在商场内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是否有兴趣尝试免费体验的“共享化妆间”,其中一名市民表示,哪怕化妆品再大牌也不感兴趣,生怕有感染皮肤病、传染病等疾病的危险。而另一位市民更是干脆地表示:“完全不考虑,想想就恶心。”
事实上,共享化妆间的卫生问题成为网上关注热议的焦点。“没必要啊!补妆都随身带的,而且别人涂过的口红眼影,你涂得下去吗?”、“谁会素颜跑出来化妆?嫌交叉感染不够严重?”、“万一有人有皮肤病呢,这个卫生谁来保障?”、“就算商场的化妆试用品我都强忍着涂一点点在手背上,口红更是从来不会抹嘴”……网友的这些评论观点,对该项目的目标场景形成了正面冲击:此前韩淑琪公开表示,很多女孩在长途旅行、商务会谈、社交活动前都希望有成套的化妆工具和独立的化妆空间,“我觉得公共场合里的化妆空间是一个刚需缺口。” http://www.yixiin.com/chanpin/
此外,该共享化妆间的化妆品是否为正品,也引起不少消费者关注。“说是4000块的化妆品成本,可在网上配一套高仿,成本价连400块都不用,所有的化妆瓶都被黏在柜台上,生产日期、批号全部看不见,你让人怎么相信你的产品质量?”常营华联的一名消费者对记者说道。
■项目盈利模式引发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8月,17beauty化妆盒子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追梦者基金领投,房地产私募基金柯罗尼新扬子基金跟投,融资后公司估值为3000万元。根据公开信息的披露,该轮融资主要用于线下设备的落地。休学于南加州大学的创始人兼CEO韩淑琪为95后,曾做过美妆类主播。
已获得百万轮元融资的“共享化妆间”的盈利模式是否真的成立?对此,业内不乏质疑之声。记者发现,即使都市女性确实对公共场合的化妆空间有一定的需求,目前“共享化妆间”保证正品的采购成本也相当高昂。韩淑琪此前表示,为保证化妆品安全,17beauty内的产品都采买于丝芙兰、机场免税店和商场,将供应链缩短避免“砸自己招牌”。并非与品牌商直接对接,使得其触及更多普通消费者形成高频消费的成本压力不容小觑。此外,共享化妆间内的化妆品需要持续补货,商场也有相应的场地租金等,都是不小的成本挑战。
“共享化妆间”设在商场内,但消费者可以采用更便宜、便捷,心理接受度更高的做法替代这一共享需求。“有这些共享化妆间的商场,本身就有大量的专柜和化妆品零售门店可供女生补妆或者提供免费化妆服务。”合生汇的一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她自己实在想象不到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去共享化妆间使用无专人护理的共用化妆品,“至少这些已有的专柜、门店,会有售货员做相应清洁,接触皮肤的工具也都是一次性的。”
事实上,目前共享化妆间在北京的遇冷,也使得其很难成为一个化妆品新锐品牌的线下推广渠道。记者在常营华联购物中心的共享化妆间门外观察了一个小时,竟无一位市民扫码进入,享受“免费体验”,更多只是好奇地张望一番后,摇头离开。
(本报记者袁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