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首个《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发布,对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提出102条要求,并将养老机构由低到高分为五级,级数越高,表示综合能力越强,“国标”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http://www.yixiin.com/news/那么,对于新出台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国标”,老人和养老机构都怎么看,怎样更好地落实呢?
早上8点半,72岁的李泉老人走进了养老院理疗室进行简单的康复理疗。这里是丰台一家民营养老院。两年前,孩子为了让他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专门挑选了这家养老院。“因为身体有点糖尿病和帕金森,他们想有人照顾好我,本来提议出去养老,后来选择了这里。”
李泉老人居住的是一个两人间,面积约16平方米。除了桌椅和床铺以外,房内还有一个卫生间,同时配备电视、空调、暖水壶、储物柜等。“硬件还可以。一个月差不多3000块钱,包含了床位费、护理费、餐费等,也有专门的护工照顾,态度也不错。”
每天,李泉老人除了在屋内看新闻外,也会出门活动筋骨。“活动区域比较大,有小院子、休闲茶房、花园、台球厅、乒乓球厅、理疗室等,总体来说还是挺满意。”对于该养老院的硬件环境,他坦言如果满分100分,可以评80分。即使是这样,李泉老人认为,对照养老机构的评级“国标”来说,养老院也有可改进提升的地方。“比如伙食上尤其是早餐该改进,虽然有食谱,但容易重复,缺少创新。同时,对于护工的要求可以再高一点,给我们提供服务应该再细致全面一些。”李泉老人还建议,养老院在提供服务时,也应该注意想办法改善老人间的人际关系,“多组织点学习交流活动,个别老人关系处理不好,住在这里不太高兴。”
相比起来,在西南一县级养老院居住的张秀芬老人,则对养老院的软硬件环境不太满意。“有关养老院的等级我了解得少,但是感觉还是不太行。当然,本来地方经济水平也不高。”张秀芬说,自己居住的养老院,屋内只有电视、空调和床铺桌椅,平时喝一口水也要自己行动。而公共的活动空间更是很少,只有简单的一点健身器材,“我们一年才不到两千元的费用,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
在张秀芬眼里,养老机构“国标”施行以后,自己居住的养老院最该改进的地方有两处。一是护工的素质,“有时候感觉护工对我们没有耐心,而且脾气不太好”;二是,需改善老人们的精神娱乐条件。“每天大家要么在房间里待着,要么只能聚在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没有其他活动了。”
62张护理床位、约2000平方米面积、可对外开放的老年餐厅、专业的康复师、营养师和护理员……海淀安宁里小区的北京普亲清河老年养护中心,多年以来主要服务于失能、失智及高龄弱自理老人。“我们也拿到星级评定的证件了,由于床位数规模等原因,目前等级是一星。”普亲养老集团北京区域公司负责人窦春雷说。
窦春雷介绍,此前多年,对于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评价主要是“企业内部标准+外部地方标准”的评价模式,但评价体系较模糊。“养老机构从选址、设计、施工、到后期提供的各服务,一般都有内部的标准服务规范和流程;而从外部来讲,虽然一些地方也有标准,但可以说没有特别清晰的评价体系来界定。”由此,在现实中常常发生冲突和困扰。他举例,有时一家养老机构选址建设差不多完成,已进入装修阶段,但很可能就被检查出不符合消防和安全等要求,需要重新设计和改造。
“出台国标后,企业不用再自己埋头摸索和撞墙,而是有依可循了。对于行业领先的企业来说,‘国标’就像是及时的补充;而对于刚入行的企业来讲,也可以少走弯路;对于发展不太平衡的地方来说,也更有据可循了。”窦春雷说,普亲养老将持续抓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养老机构运营这一核心,同时全面提升机构各方面品质,力争早日评上五星养老机构。
寸草春晖养老以及合作企业首开寸草养老机构旗下一共有8家分院,都分布在城市的核心区,目前已开业6家。按照此前以床位规模为衡量标准,其旗下机构只能评到二星等级。对于此状况,寸草春晖创始人、董事长王小龙透露,以前各省市都有自己对养老机构的等级评价标准,参差不齐、相互矛盾,导致现实中养老机构盲人摸象、野蛮生长,对客户的选择造成了误导。“尤其是,一些地方的等级评价标准简单化、片面化、唯规模论,把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放在次要的地位,严重影响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次‘国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确,各地必须统一到以服务质量为核心思想上来,而不能以床位数和规模为主导,这样才更科学、更有公平性。”
“出台‘国标’肯定是个好事,能起到积极推动和促进养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的作用。即使早期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不强制执行,它反映了当前国家对养老机构的主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王小龙说,接下来,寸草春晖将积极按照新的标准要求,完善和提升服务质量。“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也将通过此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积极申报更高等级的评星。”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服务的质量是近年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养老机构出现安全事故、欺老虐老时有发生,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和质量监管一直是一个难点,很多地区也已出台了地方标准。”北京养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石松说,2019年1月,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和北京标准化协会就联合发文出台了“京标”。
黄石松介绍,出台“国标”既是形势所迫,也是社会各界的期盼,具有多重意义,将在全国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当然,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特征不尽相同,经济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情况也很不相同,黄石松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国标”只是提出了养老机构发展和评价的一个“底线标准”。“国标通过对养老机构的执业证明、工作人员的要求或资质、空间配置、以及运营管理与服务提出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和条件,依据是来自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养老机构在运行中安全性的基本要求,是‘起跑线’。”
黄石松说,“国标”要照顾全国,因此参照作用强。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地标”——各地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标准,这样才更易执行,更有实际落地效果。他以北京的标准举例,认为北京的工作走在地方前面,且抓得比较实。“北京的标准‘京味’更浓。在发文上,不再由政府部门发文,而是由北京养老行业协会发文;同时,“京标”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吸纳了各类养老机构的参与,评定专家组成员中也有一定比例的一线养老机构院长,既保证了“京标”接地气、可落实,也能够发挥行业协会在引领、规范和监督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此外,黄石松透露,“京标”星级评定的结果与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挂钩,且“京标”的配套文件对专家委员会的构成、评定程序、管理监督做出了明确具体规定,特别是对星级资格终止、星级资格取消、接受举报、评估争议调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了质量管理的门槛。“接下来,相信国家相关部门会出台相应的系列配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