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刘潇潇) 2017年3月,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升级为国家战略。在过去的两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振奋人心。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在两会期间引发了热切关注。多位两会代表委员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之夜”访谈,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和优势,对未来如何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各抒己见。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全国人大代表宁凌、熊晓冬、刘若鹏、黄达昌做客“中经两会之夜:粤港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制度创新蕴含独特发展优势
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称“世界三大湾区”,各具特色。其中,纽约湾区被视为国际金融中心,旧金山湾区引领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潮流,东京湾区同时作为金融中心、产业中心和高端制造业的中心存在。
不同于以上三大湾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在一个5.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涉及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三地应如何协调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广东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宁凌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创新在于制度创新,关键问题是,在制度融合的过程中,该如何探索出多元背景下的制度合作和行政合作,并在将来复制到更为广阔的战略应用中。
“同这几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若鹏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排第二,最重要的是“一国两制”的制度创新和实践,将两种制度在同一个湾区里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形成合力,这是另外三个湾区完全没有的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工商联副主席黄达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工商联副主席黄达昌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与三大湾区的区别在于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情结,此外,在目前确定的湾区9+2城市中,土地宽广,城市资源丰富,都是助力未来成为一流湾区的必需条件。
“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还是一个新兴的湾区,还有很多探索的过程。” 刘若鹏认为,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影响力、打造互联互通等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努力,这是一个久久为功的事业。
打通创新要素 实现科技突破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广东省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上表示,创新是第一动力,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比肩国际一流湾区,关键要看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若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从当前的资源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坐拥众多亚洲一流学府、国家实验室和企业实验室,高端人才聚集,创业资源丰富,还是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航运物流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大湾区各方面的要素都具备,但要科技创新上面实现突破,就需要打通所有创新要素,在产学研链条上的合作和人才流动的机制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刘若鹏表示。
宁凌进一步补充,科技创新要往前走一步,需要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更需要文化创新这一内核的支撑,此外,还需要体制创新的推动。
吸引人才:“用最伟大的事业培养大师”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晓冬。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飞速发展,“抢人大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该如何才能有效引进高质量人才,并为人才提供各项便利?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晓冬认为,在政策方面,需要为吸引人才进行引导和激励,并为创新人才打造好环境,提供科技创新的便利条件,特别是为来自港澳的人才创造身份认同的环境氛围。宁凌也认为,打造创新人才团队需要同时考虑到政策激励和平台建设两方面。
“经过了10到15年的努力,整个湾区人才储备已经做得非常好,现在是进入了‘人才造就’的第二个阶段。”刘若鹏认为,大湾区如果要实现重大创新工程和创新战略,需要用最伟大的事业去吸收最创新的人才,用最伟大的事业去培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