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之望 摄
好汉们在这里一扎就是3年,去年修好的一段儿是最险峻的鹰飞倒仰段,长1003米。如今正在进行的是箭扣长城修缮项目二期——151号至156号敌台段抢险加固。市文物局介绍,与往年修长城不同,这段长城的抢险加固更重古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荣新潮比喻道:“修好后的长城就如素颜一般,祛病不添新。”
“从‘鹰飞倒仰’到‘北京结’,共744米长。”领头带路的,依然是年过六旬的修缮工程总顾问程永茂,坡度大约八九十度的牲口道上,大部分人只能手脚并用,程工却健步如飞,“新砖新料添加比例较前几年更低,明代老砖尽量再利用,一些地面上不太明显的坑洼不再必须填平。部分边墙旁的古树也被保留下来。 ”
透过密林,偶有长城一隅探出头来。“旧病缠身“,是程工对这段未开放段长城修缮前状态的总结。 有些地方,墙体多处坍塌,不少城砖滑落到了百米的深谷里,原本3米宽的城墙最窄处仅宽1米多。还有些城砖,一脚踩得狠点儿,就酥散碎裂了。有些树从墙体里钻出来,歪着脖子努力生长。“再不管,树根准能把城墙顶裂。”
还有些看不到的“伤”。专家会诊得出结论,由于长年雨水冲刷、冬冻夏晒、春秋风吹等自然因素,加上长城本体排水不畅以及游客无序攀爬、踩踏等因素,长城坍塌险情不断加剧。修缮必须冠上“抢险加固”的名号,相当于患者必须看急诊的地步。
修长城,自然是辛苦活儿。长城砖要靠人抬骡驮运上山,走得是牲口才走的小土路。修缮的师傅也都是趁着天蒙蒙亮就上山,背着干粮和水,中午歇晌只能就着树荫躲会儿懒,一干就是一整天。
如此艰苦条件下,垒砌的每一块砖都有讲究。程永茂说:“这是凭良心干活儿,要给子孙后代看的工程”“要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 这些都是延续了几十年的老传统”。
今年修缮也有不同,在保证长城结构安全、满足排水顺畅的前提下,修缮还要做到尽量少添配新砖,目的是真实、完整地延续长城的历史信息和价值,既有效保护文物又不破坏景观,修缮部位做到随层、随坡、随弯、随旧、随残,更好体现长城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影响城墙结构安全、阻碍排水顺畅的树木将会被去除,而那些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树木则被酌情保留了。”
在151号敌楼,铁箍搭建的“骨架”已经搭建好。附近的砖石成堆码放,旧砖上都摆着明显的提示牌。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说:“看,这儿做了个牛腿支顶加固。原来这里的墙面鼓着肚子,是被雨水灌的。按照原来的修缮方法,是要拆除重垒。现在是最小干预,做好外部支撑和顶层的防护。”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长城修缮前还启动了考古。每5米一个标记,详细记录附近出土和坍塌砖石、文物的细节。程工说:“151敌楼附近就清理出20多枚石雷。”
按计划,整个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将于今年第三季度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