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传现场照片显示,被毁的是该场第1393号拍品——任伯年花鸟四屏之《淡黄杨柳带栖鸦》,画作的下半截被完全撕断。
该组画创作于1889年,估价显示为150万至250万港币(约130万至219万人民币)。目前佳士得官网显示,该件拍品已撤拍。
此事一出,旋即引起拍卖业内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个情况我们没碰到过,关键肇事方是个未成年的小孩,我们也关心事情的后续。”诚轩拍卖总经理高虹说。对拍品在预展上的保护措施,高虹说各家公司因展览形式不同,采取的保护措施也不一而足。
名画被熊孩子撕毁 这是怎么回事 熊孩子为何这么皮
记者在各家拍卖行的拍卖预展上看到,为了让藏家更近距离地观察拍品,不少画作并没有玻璃层和拦挡保护,有的古玩还可以让观赏者上手体验。
截至发稿时,佳士得方面未对此事作进一步回应。有媒体此前报道,佳士得正与保险方协商,追究及赔偿问题仍未有定论。
艺术评论人奚耀艺说,其从佳士得方面了解到的最新进展为保险担责,“(画作)现在是去修了,应该通过装裱能够恢复原样,作品有保险,费用不成问题。没有了解到其它追责问题,只是进行了撤拍和修裱,修复好以后如果看不出痕迹,一般不太会影响这幅画以后的拍卖价格。”
名画被熊孩子撕毁 这是怎么回事 熊孩子为何这么皮
孩童意外破坏展品并非个案
近年来,小朋友意外破坏展品的事情偶有发生。
2015年8月,一名小男孩在观看台北《真相达文西天才之作特展》中不小心跌倒,手压到距今超过三百年的保罗·波尔波拉(Paolo Porpora)画作《花》,令该作品出现了一个破洞,肇事男孩非常自责。
后来,这幅作品被修复师紧急修复,小男孩并没有为这次意外而承担赔偿负责。
对拍卖行预展来说,重要拍品基本都有保险。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陈君达说:“此次被毁拍品是投保的,所以拍卖公司第一步还是先跟保险公司协商,看理赔比例和金额。如果拍品没有投保,当事人就要赔了。”
拍卖公司是否应禁止小孩入场
中国书协会员黄祥杰认为,“拍卖会的预展,不比博物馆,展出的作品几乎都没什么保护措施,这样可以方便藏家更清楚地观看作品。
名画被熊孩子撕毁 这是怎么回事 熊孩子为何这么皮
有些家长喜欢把小孩带到预展现场接受艺术熏陶,这实在是选错了地方。对艺术真有兴趣的小孩,应该带他们到博物馆、美术馆去,那里的藏品全是经典,更适合学习。”
“曾有拍卖行古董部工作人员穿高跟鞋摔了一跤,手上的瓷器碎了。此后拍卖行就出现了古董部工作人员不能穿高跟鞋的规定。我认为拍卖行可能以后会釆取措施谨慎对待小孩观看预展。”奚耀艺分析道。
艺术品市场资深观察人士张晓滨认为,拍卖会预展因场地原因,展品不能全方位保护到位,特别是传统立轴形式,容易被观众损害。“本来家长带小孩看展,给孩子熏陶艺术气氛是好事,但儿童损害艺术品的风险是存在的,以后是否禁止孩童入场,是拍卖公司要考虑的问题了。”
博物馆出现“熊孩子”的根源在于家长?专家支招
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又掀起了一波博物馆热。
各大博物馆里面人流如织,观众们热情高涨,“一大一小”或“两大一小”的组合绝对是其中的主力。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家长把博物馆当做第二课堂。
可是,在博物馆里,却经常出现喧闹不止、追逐跑跳的“熊孩子”,不仅影响了博物馆的正常秩序,而且也令家长大为头疼。
博物馆里的“熊孩子”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名画被熊孩子撕毁 这是怎么回事 熊孩子为何这么皮
现象
乖女儿为什么
在展厅里大声叫喊
洪女士在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就经常带她去参观博物馆。对于三岁的孩子而言,那些展示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博物馆以及名人故居肯定看不大懂。
于是,洪女士就从动物博物馆、古动物馆、自然博物馆入手,引导孩子了解动物、植物。
女儿喜欢一部名叫《海底小纵队》的动画片,在里面看到过很多生物。
当参观北京动物园时,孩子看到的动物,竟然能够与动画片里的动物对得上号,而且还能讲解一些动物的特点,比如章鱼会喷射墨汁、火烈鸟会跳舞、寄居蟹长大了要不停地“换房子”……看到孩子满眼放光地盯着动物看,洪女士觉得,真是不虚此行。
等到孩子长大一点了,洪女士扩大了博物馆的选择范围,先后去了国博、首博、万寿寺、大观园……这时候,她发现,孩子对这些博物馆根本提不起兴趣,根本无心听讲解员生动的解说,只是拽着妈妈的胳膊,一个劲地往外走。与展厅里面的珍贵文物比,外面那些纪念品似乎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有时候,孩子甚至会烦躁不安地在安静的展厅里面大声叫喊:“我们快走吧,这有什么好看的啊?”周围安静观展的人们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弄得洪女士非常尴尬。
洪女士的烦恼很多家长都会有,自己的乖女儿怎么变成了“熊孩子”?
然而,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工作人员高源看来,博物馆出现“熊孩子”的根源在于家长。
分析
家长买了门票
就要一次都看完
作为全国优秀科普教师、北京市十佳讲解员、中国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高源在儿童的博物馆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说,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重点是培养一种习惯和传统。
可是,高源发现,很多家长却抱着这样一个想法——我既然花好几十元买了票,就要一次都看完,要不然对不起我花的这份钱。
于是,就出现了家长比孩子还着急的情况。本来孩子对某个展品挺感兴趣,刚站下想好好看看,结果就被家长拉着走了,“快走快走,下面还有8个展厅咱们还没看呢。”最终变成家长拉着孩子走马观花,孩子一无所获。
“家长们一定要有一个意识——博物馆不是让观众来一次就能把所有东西看完的,而是要多去几次,每次看不同的东西,而且要突出展览的主题和重点展品。比如今天我们就看恐龙,明天我们就看植物,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地慢慢学习。”高源说,去参观博物馆,一定要想办法找到讲解,没有讲解,参观体验会降低60%。博物馆一般都会提供各种方式的讲解,有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的,有志愿者义务讲解的,有收费讲解的,有可以租借导览设备的……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可以让孩子对展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对策
博物馆里“找三宝”
让孩子们进入角色
家长如何带着孩子参观博物馆?高源的建议是“三开、一关、要带上”——打开眼睛、打开耳朵、打开大脑,关闭嘴巴,带上纸笔。
观察“这是什么”;发现“这里有意思”;思考“为什么这样”;倾听“寻找答案”;最后是分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
观察,即“这是什么?”比如走进自然博物馆的动物展厅,看到一件展品时,可以先问孩子第一个问题“宝贝,你觉得这是什么呀?”然后是发现,“你觉得恐龙哪里最有意思啊?”接着就要引导孩子思考,“这个恐龙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啊?”接下来,该去寻找答案了,“倾听”讲解员的讲解,最后夸赞孩子几句“宝贝,你太棒了,能给妈妈讲一遍吗”,也就实现了最后的“分享”。
如果孩子对博物馆压根提不起任何兴趣,那可以用一个小花招来吸引孩子,这就是“找三宝”,就是找展厅里最有名的三件展品。
这样孩子们就会立即有兴趣了,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到小学三年级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比如自然博物馆的古爬行动物展厅有三个镇馆之宝,第一个是井研马门溪龙,第二个是赫氏近鸟龙,第三个是恐龙足迹。
带着找“三宝”的任务去看,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在引导孩子观察的时候,也有一个小窍门,那就是找不同。
在自然博物馆,看到一个跟霸王龙很相似的化石,可以问孩子“它是霸王龙吗?”很多孩子都会回答是。这时候再告诉孩子——你仔细观察一下它有几个爪子?
孩子一数,三个!可是,霸王龙是小短手,只有两个爪子。
于是,孩子就会明白——哦,原来这并不是霸王龙。那它到底是谁呢?——它的名字叫作永川龙,是一种外形上跟霸王龙很相似的恐龙。
博物馆里面传递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家长们也经常被好奇的孩子问得哑口无言,于是一些家长难免会很不耐烦,用“我不知道”“你怎么这么多问题啊”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
高源说:“家长不知道答案也很正常,所以我们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也不要怕,也不要有意去逃避,不妨和蔼地对孩子说‘爸爸也不知道,但是爸爸愿意跟你一起寻找答案’……”
不建议婴幼儿参观博物馆
高源感触最深的是,现在的家长们不是没有带孩子去博物馆学习的意识,而是意识太强烈了。
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所谓“至理名言”,将中国的家长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状态。很多家长在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急着带他们来博物馆接受启蒙教育,甚至不乏有抱在怀里,或者用小车推着来参观的小婴儿。
“这么小的孩子能看懂什么呢?什么都看不懂,他们来博物馆毫无收获。
在博物馆工作,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幼儿园的老师用绳子拴着一群小朋友来参观博物馆,全程下来,只顾着维持秩序,张罗着让孩子们排好队,别走丢,一直在强调安全和秩序,根本无暇给孩子们好好讲讲展品,孩子们更是一脸迷茫,一无所获。”高源强调,普通的博物馆不是为儿童设立的,大部分展品儿童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不建议3岁以下的孩子去参观博物馆。
这样的幼儿可以去专门的儿童博物馆;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由家长带着去普通的博物馆参观;5岁以上可以由学校组织参观。
说到儿童博物馆,北京就有一家。这家公益性儿童探索馆坐落在中国儿童中心园内,主要面向0至7岁儿童开放,遵循动手做、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倡导亲子互动,提倡孩子们自由活动、自主参与、自我探索、动手动脑。
与其他的博物馆相比,儿童博物馆主要围绕“玩”的主题展开。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玩才是孩子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可以发展孩子的一些基本技能,培养孩子同理行为,人际交往能力等
。所以,家长们不用担心在博物馆里面“玩”,孩子会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