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批上市25家企业分属七行业 虹软科技研发占比最高
上交所日前表示,将于7月22日(周一)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25家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公司,系科创板首批挂牌上市公司。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上述25家公司分属于七大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计9家;专用设备制造业,共计8家;铁路、船舶、航天航空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家。另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各有1家。
在业界看来,从首批上市的25家企业,乃至已经受理的140多家提交发行上市申请的公司行业分布来看,与科创板的定位的一致的。而首批科创板企业的多样性,正是我国科创企业甚至是“硬科技”企业发展的缩影。可以预期的是,科创板将进一步吸引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发展,让更多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获得与大企业平等的融资机会,从而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科创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同时,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新设立的一个板块,有其自身的定位,这就决定了投行在推荐企业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申报。”财富证券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家对申报企业的科技含量、研发投入等较为关注。
通过对上述25家企业进行梳理,《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虹软科技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达到了32.42%;3家企业2018年研发投入占比在20%-30%之间,分别是中微公司、安集科技和心脉医疗,占比分别是24.55%、21.64%和20.71%。另外,还有7家在10%-20%之间,14家在0-10%之间。
以虹软科技为例,公司的业务创新主要基于对视觉人工技术的不断研发。2015年以来,全球科技界和产业界高度重视视觉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公司在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的研发投入持续倍增。截至2018年12月31日,虹软科技研究团队拥有374人,占公司全部人员的65.73%。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59%、31.43%和32.42%。
除了研发投入,还有一个指标值得关注——专利数。统计显示,在已经受理的141家(截至记者7月7日截稿)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专利数量超过1000个,其中,排在第一的是传音控股,有1419件;排在第二的是中国通号,有1229件;博众精工以1215件位居第三。
另外,7家企业的专利数在501个到1000个之间,50家在101个到500个之间,81家小于100个。
■本报记者 朱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