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近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修订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出台,同时指导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对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作出较大幅度优化。
常德鹏分析,一是取消了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交由证券公司根据客户资信、担保品质量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与客户自主约定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二是完善维持担保比例计算公式,除了现金、股票、债券外,客户还可以证券公司认可的其他证券等资产作为补充担保物,增强补充担保的灵活性。三是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标的扩容后,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市值占总市值比重由约70%达到80%以上,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值占比大幅提升。
需说明的是,规则调整后不再统一规定维持担保比例最低限,并不是取消最低维持担保比例,扩大担保物范围,也不是不用考虑担保物质量。上述调整的目的是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将监管、自律的强制要求转化为证券公司自主风险管理的内在需求,交由证券公司与客户自主约定。对于客户资信较强、担保品流动性较好的,证券公司可经评估后适当调低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反之可提高。同样,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亦是引导证券公司根据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在标的范围内自主设定标的池,切实做好客户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
常德鹏指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自2010年试点开展至今,运作模式相对成熟,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升。本次融资融券业务交易机制优化、扩大标的范围,将进一步提升融资融券交易市场化程度,引导证券公司发挥专业优势,维护市场活力;疏导投资者合理的投资需要,适当增加中小盘股票,正向引导资金规范入市,促进融资融券业务有序发展。同时,也希望广大投资者高度关注融资融券交易的杠杆特性及业务风险,理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
“《细则》出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流动性,激发市场活力。”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尤其是融资融券标的扩容后,有助于稳步提高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成交额与成交活跃度。同时,完善证券公司认可的其他证券等资产作为补充担保物,不仅可提高融资担保灵活性,也有助于降低股市波动。另外,除股权外的其他资产也可作为补充担保物,有助于分散证券公司两融业务投资风险,增加担保品范围,提高担保品比例。
潘向东指出,对股市而言,《细则》出台有助于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提高市场成交活跃度,通过增加担保品范围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量,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尤其是降低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个股异常波动。担保品范围和比例的变化有助于降低两融业务带来的平仓风险,促进股市稳健运行。
前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分析,《细则》出台的重要意义在于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他指出,《细则》出台减少了对市场的约束和限制,是市场化改革重要举措,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自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四个敬畏’以来,市场化改革驶入快车道,‘无形之手’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王骥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