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舸
8月19日晚间,深交所正式对雏鹰农牧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雏鹰农牧将从8月27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这意味着,继中弘股份之后,雏鹰农牧成为A股第二只因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而退市的股票。
事实上,早在8月1日晚间披露关于《公司股票停牌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性公告》后,雏鹰农牧终止上市就已成定数。当日,雏鹰农牧的股价一字跌停,报收0.69元,走完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1元的低迷徘徊期。而雏鹰农牧的麻烦还不止于此,根据雏鹰农牧发布的最新公告,因涉嫌违法违规,雏鹰农牧目前还处在证监会的立案调查之中。
由此可见,雏鹰农牧的最大问题不是沦为“1元股”,而是其本身涉嫌财务舞弊、陷入债务危机所达的深层次危机,最终引爆其退市导火索。
需要注意的是,类似的“1元股”爆雷风险还有可能继续出现。8月18日晚,*ST华信公告称,公司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自8月19日开市起停牌,深交所自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ST华信的问题,同样出在因涉嫌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也说明,某些上市公司面对业绩增长乏力乃至亏损,不是通过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来脱困,而是通过种种违规违法之举修饰财报、信息造假。“1元股”不是雏鹰农牧、*ST华信的原罪,而是其违法行为所带来的结果,上市公司终将为此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初,“1元股”数量大幅增至62只,相比5月初的18只,“1元股”数量增加了44只。个股分化其实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这说明已经有部分投资者“用脚投票”,对其投资价值持续看低,而根本原因在于这些“1元股”本身业绩不佳、成长性不足乃至违规违法被查。可以说,“1元股”扩容,正是市场各方对于其风险增加的预期及行动修正,也是股市优胜劣汰机制显现的迹象。
数据显示,1998年到2002年期间,从美国三大股票交易所退市的公司数量高达4894家,其中,2107家因经营状况恶化、违反监管条例、股价长期低迷或成交量不足等被强制退市。笔者认为,只有不合格的上市公司退出,才能净化市场生态,留给优质股更多发展空间。而随着我国注册制在科创板及更大范围的推广,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会不断降低,市场淘汰率也将同步上升。尤其是随着去年底退市新规的推出,为进一步明确退市标准、大幅提高退市效率、对重大违法者进行强制退市提供了法律基础,这也意味着,存在重大违规行为、业绩已经无法达到规定标准的“1元股”将面临“零容忍”命运。随着监管层依法制裁的力度越来越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1元股”退市。
当然,更多的投资者则需要理性认知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强化的必然性,重新审视以往的投资理念,提高自己的“入市”门槛,强化专业性知识的不断学习,对个股研究遵循价值基本面的基本原则,对“1元股”及其他各类股票,把好风险意识,减少盲目投机下的畸形风险偏好,如此才能保护好自身的投资利益。相信随着A股法治化、市场化建设深入推进,我国投资市场将实现从制度理性到投资者理性的全面提升。
(作者为财经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