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见习记者 何青汉 北京报道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东股份被拍卖、三大股东上演“独董”争夺战、多次收到关注函——今年上半年,聚力文化(002247.SZ)乱象频发。在交出一份业绩下滑近九成的半年报后,第三大股东却“不认账”。至今仍未有实际控制人的聚力文化暗流涌动。
8月28日,聚力文化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就财务表现看,聚力文化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惨淡的业绩,包括公司第三大股东姜飞雄在内的多名董监高表示,“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华夏时报》记者致电聚力文化董秘办询问相关事宜,对方则回复“一切以公告为准,不能提供其他信息”。半年报乱象也引发生深交所关注,财报发出后深交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质疑其是否违反《证券法》并要求8月31日前予以回复,然而截至发稿时,聚力文化尚未对关注函回复,其董秘办人士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不能保证是否能准时发布回复”。
暗战升级 多名董监高对半年报“不认账”
聚力文化的半年业绩并不亮眼,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18.23亿元,同比下滑1.5%,而扣非净利润则为3030.72万元,同比下降89.76%。对于营收、净利的双下滑,聚力文化解释称“受游戏行业形势变化、游戏版号发放等监管政策变化、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变化等影响,公司毛利率较高的游戏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然而多名董监高却对这一说法“不认账”,财报显示,公司董事姜飞雄,监事徐民、杜雪芳、陈敏,管理人员陈智剑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于异议原因,前述人士均表示“鉴于当前中国证监会正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无法及时获取公司主要子公司经营相关数据。”除此之外,除去姜飞雄之外的四人均表示,8月26日晚间才收到相应会议材料,没有足够时间调查。
本应对公司经营情况了如指掌的董监高们,却无法获取子公司经营数据,甚至未能及时收到会议材料。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从侧面显示出公司内部对于控制权的争夺。
实际上,聚力文化第一大股东余海峰和第三大股东姜飞雄之间早已发生多次“较劲”。“由于大股东股份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公司内部并未产生实际控制人。”聚力文化董秘办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业绩压力下,股权分散、公司缺乏实际控制人是意见不和的诱因。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姜飞雄先后三次对董事会议案提出反对或弃权票。今年7月份,聚力文化还爆发了一场“独董争夺战”。
7月25日,聚力文化发布公告称,同意将张世兴作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提交股东大会选举。同时余海峰还对公司第二大股东启亚天道和第三大股东姜飞雄所提名人选分别投出弃权票。
业绩承压 “面子”还能撑多久
与股东间暗战升级所对应的则是聚力文化业绩的持续下滑,财报显示,聚力文化2018年计提了29.65亿元的商誉减值,导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利润为亏损28.8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其一季度净利润为3370万元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9.69%,二季度净利有所上升,为4360.87万元,但仍同比下降86.01%。
聚力文化方面表示,业绩下滑原因在于2018年版号暂停发放的影响,以及游戏业务毛利率的下降。“对于游戏版号储备不足的中小型游戏厂商,版号暂停发放的影响具有一定延后性,其前期投入的成本往往难以收回。”游戏行业分析师张焱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聚力文化业务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是聚力文化并购重组前原有的建材业务,二是并购后的移动游戏研发和发行业务。2015年,帝龙新材以34亿元收购了苏州美生元重组为聚力文化,业绩承诺期内,聚力文化在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增长分别为341.37%、45.01%。然而业绩承诺期一过,苏州美生元业绩迅速变脸,2018年,聚力文化对苏州美生元计提商誉减值29.65亿元,巨额商誉减值也脱垮了公司业绩。
聚力文化2019半年报显示,其游戏行业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37亿元,成本则为12.48亿元,总体毛利率仅为6.65%,这与游戏行业平均50%到60%的毛利率相去甚远,甚至不及聚力文化2018年游戏行业11.06%的总体毛利率。
其子公司美生元的情况也并未好转,《华夏时报》记者查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发现,尽管今年已重新发放了7批游戏版号,但苏州美生元只有两款游戏获得版号,且苏州美生元仅作为运营方。财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聚力文化移动端网络游戏发行营收仅为6969万元,占比总营收3.82%。
实际上,美生元虽然为一家游戏公司,但其主要营收则来源于广告推广这一“副业”,聚力文化上半年13.37亿元的游戏行业收入中,广告推广产品则贡献了12.67亿的营收,不过其毛利率仅为4.63%。换言之,聚力文化的营收是靠广告推广撑起了面子。
但内部暗流涌动,外部业绩承压的聚力文化,“面子”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