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质疑声中,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将对禁止游客自带食物饮料并强制翻包检查的政策做出调整。然而,刚松口允许游客自带食物进乐园,就有人在进入上海迪士尼的时候看到一位游客不止带了包子,还带了西瓜……网友表示:有的人携带自用食品的时候别忘了带上自己的素质。http://news.yixiin.com/list-6984.html
阴差阳错也好,偶发性夹带必然性也罢,当包子西瓜也要一同“入园”的时候,舆论开始下意识地考虑迪士尼的感受了。作为一个自建园区,迪士尼投资巨大,运营难度颇高,外带食品会给卫生管理带来不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园内餐饮业形成冲击,这些都可能是迪士尼一直拒绝外带食品的潜在理由。
试想一下,如果乐园方有合理诉求,诸如自带食物会造成园区垃圾增加,卫生状况下降,维护和运营成本升高,餐饮盈利降低,其有可能通过提高票价门槛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正常运转。但事实上,这只是将原有的餐饮盈利点转移至了门票,于消费者而言并无任何变化。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厘清是非,但迪士尼拿“亚洲一致”的理由辩解很难服众。这类行为是否合理合法,终归要拿到法律法规去检视,要寻求公众舆论场的共识,需要给出诚恳且具备说服力的理由。根据波斯纳定理,最优的法律规则是能够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则。经济法则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终归宿也是保护整个消费群体,而非个体的利益最大化。
无论是对待外带食物还是翻包检查,迪士尼可以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需要跨国公司调整运营姿态,拿出文化上的同理心,也需要本土游客调整自身的消费观念。对于食品高定价,迪士尼可以尝试给出标准,并交由上海物价局监督;人工安检虽然可以弥补机器的“不足”,但游客对于陌生人天然具有抵触心理,因此可以考虑“人检”与机器检查有机协调互为补充。
消费者与上海迪士尼间的摩擦之所以受到持续关注,是因为这种摩擦既关系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涉及到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的营商环境。迪士尼在全球具有极高商誉,自身携带的大量知识产权每年为其带来巨大的利润。迪士尼园区内,无论是餐食,抑或是周边产品,都负载了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迪士尼的品牌价值能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消费者获益。
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上海迪士尼遇到的问题可能在更多地方重演,上海迪士尼将成为未来发现问题的窗口和解决问题的试验田。在中国消费者和跨国企业之间,关于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隐私权的博弈将更加激烈。在两种力量的交锋中,我们期待的最优解来自于迪士尼们的加入,让中国文化旅游市场的产品越来越丰富,在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推动下,国民精神消费才能不断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