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跑了,扇贝又跑了”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 http://www.ffsy56.com/company/news-htm-more-1.html 獐子岛( 002069, 股吧)被股民拿来调侃的专用词语了。近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公告,吃到了深交所针对半 年报的问询函。问询函共提出14个问题,要求公司说明为应对虾夷贝灾害所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并详细论证虾夷贝灾害对獐子岛集团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獐子岛营收为12.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3337万元。獐子岛的这份“期中成绩单”着实令人咋舌,而且背锅的还是扇贝。
面对这份亏损财报,獐子岛给出的解释是:2019年上半年,受海洋牧场虾夷扇贝灾害影响,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环境持续低迷的制约,公司运营负荷较重。再一次把“锅”甩给扇贝,自然是毫无说服力。
上半年,獐子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91.45万元,同比减少80.15%。獐子岛称其主要原因是2018年上半年加快销售回款,控制采购付款节奏,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增加较大,导致本期同比减少。对此,深交所要求獐子岛说明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政策变化、预付款政策变化,从而说明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减少的合理性。
上半年,獐子岛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63.61万元,深交所要求说明政府补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獐子岛是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而在2018年,獐子岛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3043.82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89.56%、占当期归属净利润的94.80%。深交所当时也要求獐子岛说明上述政府补助收到的时间和会计处理,以及是否对政府补助存在重大依赖。
报告中还显示,在此期间,獐子岛的产品: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螺营收1.19亿元、1.01亿元、8608万元、4344万元,同比变化分别为-43.98%、23.14%、19.98%、-2.71%,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21%、7.81%、6.68%、3.37%。海螺产品的成本及毛利率变动幅度较大。獐子岛称,主要原因是2019年以前海螺成本主要为采捕和运输成本,不包括海域使用金成本,海域使用金成本由底播虾夷扇贝分摊,因此毛利率较高。对此,深交所要求獐子岛补充说明2019年以前相关产品的取得方式、未分摊海域使用金成本的合理性,并说明2019年以后对海域使用金分摊进行调整的合理性。
闻名A股的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陆陆续续上演了5年,从2014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受自然灾害影响,扇贝产量几乎绝收”引发热议,到今年被深交所下文“索取应对措施”。獐子岛回回都能将缘由归为“天灾”。或许,扇贝问题已成为獐子岛“固定”的理由了。
獐子岛已不是第一次把扇贝推出来“背锅”了。2014年10月,獐子岛称因冷水团引致的自然灾害,148.66万亩海域的扇贝几乎绝收,公司当年净利润因此减少8.65亿元。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闻名A股的獐子岛“扇贝跑路”事件,但这也只是“扇贝跑路”第一季。
接下来的扇贝“天灾”剧轮番上演。
2018年2月,獐子岛又称降水减少、养殖规模大幅扩张、海水温度异常等原因导致“扇贝越来越瘦,最后诱发死亡”,因此减少2017年净利润6.38亿元。但经证监会调查,相关盘点公告和核销公告均涉嫌虚假记载。
而到了此次的第三季,在2019年一 季报中,对于一季度营业利润亏损4622.24万元、归属净利润亏损4314.14万元的情况,獐子岛给出的解释依然是“虾夷扇贝受灾”。之前“扇贝跑了2.0”引起了市场对于獐子岛财务造假的广泛质疑,很快,被立案调查。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獐子岛这场财务造假从2016年就已开始。獐子岛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虚增利润1.31亿元,虚增利润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58.15%;2017年年度报告虚减利润2.79亿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38.57%,追溯调整后, 业绩仍为亏损。
而且,据证监会今年7月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因涉嫌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信披不及时等,证监会拟对獐子岛及其董事长 吴厚刚等24名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及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獐子岛集团会采取怎样的应对,如何回复本次深交所的问询函?“扇贝跑了”的解释此次能否站得住脚?目前还尚无法给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