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称此举是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本报记者 张 敏
12月10日晚间,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根据评估和测试结果,公司部分资产存在减值的情形,其中对公司研发项目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4.1亿元及计提外购技术相关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亿元;对公司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9.4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亿元。
针对此事,12月11日,海正药业证券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经过审慎考虑,从长远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助于公司今后更好的发展。
一位接近海正药业的投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海正药业此前的决策出现一些问题,包括一些项目研发不成功、生产线老化不适合当前需求,固定资产投资过大等。海正药业换了全新的管理团队,此次公司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甩掉了历史包袱,也显示了公司改革的决心。”
利好之时抛出13亿元计提
2019年12月10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持股比例42%的海正博锐全资子公司海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生物”)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的《药品注册批件》。
就在这一“利好”消息公布后同时,海正药业发布了超13亿元的资产计提减值。
海正药业介绍,根据最新研发项目的梳理结果,公司对于研发进度落后,技术评估具有重大问题或后续生产存在重大工艺缺陷或评审风险大获批可能性小,研发投入大但后续市场容量小或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性差的项目,公司管理层确认了部分研发项目终止。由于海正药业对于研发项目资本化确认时点为进入临床试验或者进入申报期(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和制剂)即确认研发项目资本化,因此对于后续终止、或根据最新研发进展评估研发成功率较低、风险较高的研发项目,相关资本化支出转费用化处理,当期需确认相关研发费用,金额为 41153万元。同时,公司管理层对于原拟引进第三方技术的相关项目合同进行了梳理,对于根据相关研发项目的存续状态以及第三方技术成果的实际交付状况,对账面上外购技术类无形资产进行了评估,需计提相关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154万元。
根据公司研发项目、产品管线的梳理结果,以及公司整体业务发展战略,公司内部对于在建工程/部分闲置固定资产的未来处理或利用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估,同时聘请资产评估机构对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进行了相关资产评估。根据资产评估结果,2019 年预计需计提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94105万元。
此外,公司根据前期研发项目、产品管线的系统梳理情况,以及台州原料药基地欧盟整改等实际业务状况,对于原料药、制剂、以及相关公用物资等存货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存货的状态和后续利用价值评估,预计本期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7397万元。
从海正药业公布的信息来看,此次一系列减值与公司之前十几年的研发相关。一位投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在医药市场,海正药业一度与恒瑞医药齐名。从研发投入来看,公司也一度位居行业前列。
不过,上述接近海正药业的投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大量的研发投入并没有实质的进展,一些项目如果继续推进,还会带来更多的损失。“瘦身”是海正药业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的目标。
2019年业绩盈亏引关注
海正药业在2018年年报中提出,2019年是海正实现困境扭转、变革图强的攻坚之年。公司将围绕整体经营战略,坚决落实“聚焦、瘦身、优化”三大原则,通过闲置资产处置、研发项目梳理、前端销售提升、人员优化精简、管控费用支出等手段,盘活公司资产,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负债比率,力争全面扭转公司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海正药业表示,上述研发项目开发支出转费用化处理以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应减少了公司2019年度的净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12.55亿元。13亿元的资产计提减值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公司2019年全年业绩?
对此,上述投资人士认为,海正药业2019年亏损的概率较低。2019年,海正药业启动了一系列瘦身优化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海正博锐出让控股权。
根据海正药业12月10日晚间发布的进展公告,根据海正药业、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杭州公司”)与太盟签订的《浙江海正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控股子公司海正博锐或其全资子公司依法获发其名下的阿达木单抗药品注册证,完成股权转让合同中里程碑补偿款和特殊转移补偿款中的阿达木特定事件,则不会触发阿达木特定事件对太盟的现金补偿义务。由于海正生物12月10日已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的《药品注册批件》,海正药业合并层面因此将确认投资收益8.75亿元,同时终止确认对应金额的金融负债。
“上述8.75亿元投资收益将计入2019年业绩报表,这意味着公司今年业绩亏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上述投资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