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丽娜 每经编辑 陈俊杰 http://www.yixiin.com/brand/
“破产就是把APP和商家后台直接关掉,其他都不管了吗?”一位淘集集商家问道。
12月9日,号称在近一年半时间里“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企业”的社交电商——淘集集正式宣布重组失败,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这一消息来得有些猝不及防,对淘集集还抱有希望的商家唯能扼腕叹息,若两个月前及时止损,如今也不至于在“双11”后货款第二次被“套”。
商家的懊悔缘于近月来淘集集过山车般的经历。在淘集集这趟过山车上,还裹挟着4万多商家、广告商、供应商、近400名员工、A轮投资方以及用户。
当商家试图抓住那个挽回损失的“救命稻草”,最终换来的却是更加惨重的损失。如今,眼见重组、复苏无望,商家们只希望淘集集能公开平台上的货款和保证金去向,但这场资金“溯源”似乎也前路漫漫。
淘集集再度不能提现“双11”货款再次被“套”
从2018年8月上线以来,淘集集货款账期经历了T+1、T+7、T+30、T+45多次调整,加上中间夹杂的各种延迟打款理由,后续淘集集的实际账期已被拖到90天。但即便这样,商家们的货款仍旧无法提现。到了今年10月初,“盖子”就再也捂不住了。
10月,面对讨要货款的商家,淘集集对外宣称重组。这似乎是最好的选择,否则只能破产。而商家为了追回损失,签署了《债务重组协议》,这也是他们货款二次被“套”的开始。
很多商家选择相信淘集集并重新经营发货,是因为《债务重组协议》的一条规定,即10月8日之后货款的结算方式为:订单发货后 15 日生成对账单;点击提现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货款支付。
不幸的是,从11月22日开始,淘集集货款不能提现的情况再次出现。
“11月22日是周五,周末不能提现,想着就等下周一,结果周一还是没有办法提现。”来自安徽宿州的商家凤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时商家们已经开始陆续下架商品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淘集集再度不能提现时,此前商家们铆劲参与的“双11”销售出的商品货款也在其中。
“‘双11’前后,我在淘集集的日销售额大约是4000元,‘双11’当天销售额达到30000元。”来自福建的冯先生表示,他被拖欠的货款总额已经超过100万元。关于为何再次无法提现,刚出校门的凤至告诉记者,每次一问淘集集客服,得到的回复都是说支付宝在升级中。
实际上,在9月时,淘集集商家彭松就意识到,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相信淘集集了。随后,在10月,彭松就准备材料准备起诉淘集集,但一直未能成功立案。他被拖欠的货款有70万元。
资金管理混乱品控费直接打入个人账户
回头再看《债务重组协议》,凤至注意到其中有一句话,淘集集的主体上海欢兽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欢兽)同意10月16 日起与具备清算与结算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对接。
冯先生提供的与淘集集副总裁宋雅楠的微信(记者从淘集集员工处求证确为宋雅楠微信)对话记录显示,12月3日,宋雅楠说一切正常进行,对于再次延期打款她先后给出三种原因:支付宝对接影响的;因为秘钥什么的都拿走了,就是交割;商家起诉导致被法院司法冻结。
“电商平台上商家货款结算如何监管,我们并不清楚,但如果都像淘集集这样,以后谁还敢在小平台上卖货?”凤至强调,淘集集拖欠货款问题应该引起警惕。
在淘集集平台,一个商家可能不止有一个店铺,每个店铺必须向淘集集缴纳2000元的保证金。“抛开货款不说,如果按5万个店铺算,平台收到的保证金就是1亿元,这笔钱去了哪里,淘集集也没有说明。”一位淘集集前员工说。但对于淘集集具体店铺量,记者未能获取准确数量。
此外,淘集集声称委托第三方对在线资源位商品进行品控,商家提供的淘集集渠道品控流程显示,1个商品ID收费300元,且收款账号大多为个人账号。
商家于立告诉记者,打款账号并不固定,隔段时间就换。“我一个店铺就换过十几个打款账号。”冯先生也说。
“会有专人通过短信、电话联系你做品控,卖得好的就强制做品控,如果不做品控就给你下架资源位。”于立告诉记者。
“若平均每个商家做10个品控,就是3000元,按照平台4万商家的数量预估,就是1.2亿元。”于立认为具体品控金额或不止于此。
“强制”升级KA店铺商家被迫变供应商
实际上,对于淘集集的商家而言,还让他们担心的是此前淘集集的一次次资产运作,或给他们追讨货款带来了更多的“未知项”。
今年4-6月,淘集集迎来迅猛发展,商家们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都在忙着抢资源位、爆单、发货,谁也不会料到,就在那时,一个因各种缘由不断延长货款账期的“大坑”正在等着他们。
6月6日,有商家接到淘集集相关工作人员告知,他们已经升级为KA商家(头部商家),而所谓KA商家的升级意义在于,“等于100%的货款中的10%我们平台以服务费形式付给你,让你少交税,还有90%是按照货款形式付给你”。
“达到20万元销售额就可以签署KA合同。”彭松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这就相当于“霸王合同”,所以他没有签。
这是一份强制签署的合同。“如果不签署,下架所有资源位、所有产品。”作为头部商家,冯先生告诉记者,“这三份协议我签完之后全部寄到淘集集总部了,(他们)并没有返给商家。”
KA合同包括三份协议,分别是《淘集集平台商户店铺转让协议》、《代运营协议》和《经销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淘集集平台商户店铺转让协议》是一份三方合同,甲方(受让方)为青岛大漠电子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大漠),当时的法定代表人为宋雅楠,乙方为转让商户,丙方为上海欢兽实业有限公司(淘集集)。
该转让协议一项核心内容是,商家拟将其在淘集集平台上开设的全部店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转让予青岛大漠,淘集集同意上述双方的转让安排。
同时,上述协议规定,商家保证金自合同签订时无偿转移给青岛大漠,上海欢兽在退还保证金时退还到青岛大漠指定账号。
此外,上述协议还规定,库存产品中未结算产品(消费者虽已确认收货但丙方上海欢兽还未向乙方转让商户结算销售款的产品)的转让价款,由青岛大漠收到上海欢兽结算款后,按上海欢兽实际付款金额归还给商家。
同时,在《经销协议》中,青岛大漠和商家的关系被定义为:双方之间的关系为商品经销上的供货与购买关系。而货款结算方式为银行转账,商家向青岛大漠告知结算专用账户,青岛大漠按商家指定账户进行结算。
“这个(KA)合同大概就是把店铺所有权转给青岛大漠,有点类似于平台自运营,我们商家只负责发货,店铺所有权不在自己身上。”冯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是匆匆忙忙签了协议,不过后来也没有感觉起到什么作用,“这是5-6月份淘集集让部分商家转为供应商的‘套路’”。
“除了公司的少数高层,公司大部分的计划、规定跟融资消息等都没有在公司内部通告,这个协议为什么要签,当时给商家也非常着急,要求一两天之内就寄回淘集集,很多商家疑惑重重,但是当时如果不签的话就要下架资源位商品。”淘集集前招商总监王伟——淘集集商家口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年的时间淘集集举办了大概90场招商会。
从货款、工资到广告费残局窟窿有多大?
10月18日,淘集集CEO张正平接受央视财经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时淘集集负债主要分为两部分,即供应商的货款和广告代理投放的欠款,负债总额为16亿元左右。“我们目前供应商欠款是8.69亿。”如果张正平说的是事实,当时淘集集拖欠的广告费用大概超过7亿元。
一位在淘集集担任过一定职务的员工告诉记者,“7、8、9三个月没(给商家)打款,这三个月没有打过一分钱,若按照月销量7亿至8亿元计算,三个月保守说也得有20亿元的销售额(即货款)。”如果再加上“双11”无法提现的销售额,会更多。
“义乌,潮汕,福建是淘集集平台拖欠货款最多的地区。义乌十九个商家被拖欠3700多万元货款,约占拖欠义乌整体金额的1/10。保定100多个商家,大概拖欠货款5000万元左右,沧州和石家庄的拖欠货款还没有算进来。”一位来自保定的商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被淘集集拖欠的货款是50万元左右,“淘集集后台有没入账的(货款)现在也看不到了。”
12月10日,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每日互动)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披露日,每日互动全资子公司杭州云盟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云盟) 对上海欢兽的应收账款余额约7340.22万元,在淘集集12月9日宣布融资重组方案失败后,后续将寻求破产重组或清算,存在无法收回的重大风险。
上海欢兽是杭州云盟的广告代理业务客户之一,双方自 2019年3月开始开展广告代理投放业务合作,每日互动代理上海欢兽旗下产品在相关社交广告平台的广告推广服务。
除了上述拖欠费用,淘集集还拖欠员工1-2个月工资及11月的社保。由于淘集集12月10日突然关闭APP,已下订单、未收到货的用户也无从统计。
而记者获取的一份商品审核外包项目服务协议显示,淘集集10月、11月还欠一位供应商共9.6万元的商品审核费用。
目前,淘集集商家、广告商、供应商、员工、用户等被拖欠的费用无准确统计。
来自无锡的勇秀在淘集集有25万货款无法提现,他给张正平的手机号发短信称,“父亲生病急需几万块钱动手术,张总(张正平)希望能救救我爸。”
勇秀没有收到张正平的回复。“我是一个小商家,父亲现在在医院等着救命钱,张正平做这种事对我来说就是晴天霹雳,真心地累。”他对记者说。
无人应答的拷问:钱到底花在哪儿了?
“那钱到底哪儿去了?”张正平在10月15日的公开信中的这一问,问到了商家的心坎里。他随之解释称,“亏损实际上都亏损在获客上边。”张正平说,通过疯狂“烧钱”获客,淘集集仅几个月的时间就获得1.3亿用户,但用户转化率并不高。
不过,在淘集集前员工鑫林看来,“淘集集上线仅一年时间,商家、人员架构、运营模式、推广模式等,都是需要磨合的一个阶段,应该是缓步增长态势。而且在刚开始模式不被很多人认可的情况下,推广费用的投入还是有所区别的。”
“淘集集拉一个新用户180元左右;天猫、京东因为知名度高,获客成本应该在130元左右;拼多多因为主打社交裂变,应该在120元左右。”鑫林告诉记者,“红包返现、赚赚进来的获客成本比较低,分享裂变进来的(淘集集)用户是大头。另外,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渠道的推广成本很高。”
广告商小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淘集集拖欠其7、8、9三个月的广告费用合计700多万元。该广告商于今年4月与淘集集签订《推广服务框架合同》,约定广告商垫资为淘集集APP提供推广发布服务。
“4、5、6月,淘集集在我们这的广告费较少,到了7月,淘集集那边加大广告投入力度。”小易告诉记者,“根据合同,淘集集会在第三个月结清广告费用。但实际上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他们都是先付一部分,然后就一直垫,越垫越多。”
“相当于通过广告商先垫付的形式,广告已经做了,但700多万元的广告费我们并没有拿到。”小易说。
相比于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的的广告费用更高,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广告商7、8、9三个月的广告费都被淘集集拖欠了。
淘集集还有另外一个比较大的获客支出——补贴。鑫林告诉记者:“在淘集集平台,买10元的东西,返现补贴能拿4元多,这是顾客补贴;商家也有补贴,比如商家提供一个货品卖价9.9元,但是在平台卖的时候也许是6.9元,跟商家结款仍是9.9元,这3元就是平台补贴的。”而且如此大力度的补贴,淘集集一直持续进行。
但是,无论补贴用户还是商家,淘集集的补贴费用最后都会落到商家的货款里,而7、8、9月商家却并没有收到货款。
张正平说亏损的原因是疯狂“烧钱”获客,但是如他所言,获客所需的大量广告费并没有给到广告商,商家的货款也被拖欠着,钱到底花在哪儿了?
从拖欠3个月货款,到不得不对外宣布并购重组进行中;从引导商家签署先还20%货款的合同,到商家二次提现困难;从又等了2个月后宣告潜在投资人不打款致破产,到员工被离职欠薪欠社保,这场耗时5个月的淘集集拖欠货款事件,引发商家和员工质疑。
“没有想到淘集集好好一个项目,变成现在这样,很意外,本来还想看着它上市。那个时候(9月),公司少了开始那份初心——大家目标一致,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平台和供货商也是一致的。”一位淘集集离职员工感慨。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凤至、冯先生、彭松、勇秀、于立、鑫林、小易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