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http://news.ffsy56.com/list/3930/ 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沙盒没有最优模式,而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智能投顾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应明晰责任,加强监管。此外,在人工智能时代,需从立法、反垄断等多方面加强数据隐私保护。
监管沙盒无最优模式
日前,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意味着北京将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盒”。
肖钢表示,监管沙盒是一项新的监管制度安排,是运用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测试系统,目标和逻辑是平衡好金融创新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一方面鼓励创新,一方面防范风险。
肖钢称,中国版和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监管沙盒,目标、逻辑都是一致的。一是强调有真正的创新,而不是伪创新;二是突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必须有配套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三是重视动态调整,由于是试验,规则和测试都可以调整。但各国在监管沙盒上的做法不一致,体现在审核申请机构的范围、对申请项目的规定、测试要求、授权管理、规则调整等五方面。
“总体而言,从各国和地区来看,监管当局在实施监管沙盒时,没有一个统一或最优的模式,而要根据本地区科技发展、金融服务、消费者的情况来设计。”肖钢表示。
智能投顾市场需求很大
智能投顾作为智能金融重要的前台应用,肖钢认为这一业务很有潜力。“中国约有4万人从事投资顾问,股票投资者约有1.5亿人。这意味着投资顾问的门槛较高,大量老百姓享受不到投资顾问服务。因此,投顾市场的需求很大。”他说。
肖钢表示,普惠金融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未来投顾也会降低门槛。普惠性是智能金融的重要意义之一,很多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风控、营销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快速扩大到长尾客户。总的来说,智能投顾很有前景,但智能投顾不只是一个模型,而会衍生出很多模型。智能投顾也并非不需要人工,将来可能是“AI+HI”——人工智能加人类智能的模式。
对于智能投顾面临的难题,肖钢表示,首先,智能投顾应是可解释的,如果按智能投顾的模型可以跑赢大市,背后的原因和逻辑应向投资者解释清楚。其次,责任划分要清晰,投资决策由谁来做需要有一个界限,智能投顾公司或模型是否能代替投资人决策要明确。另外,要强调投资者保护,责任不清晰很难保护好投资者,责任明晰之后,监管也要跟上。
保护数据隐私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于数据隐私的保护,肖钢认为,首先要立法,目前对个人信息中,哪些数据能收集、数据的权属是谁、个人信息的更改权等,都缺乏法律规定。中国在这方面需要及时“补短板”,循序渐进地去完善。
其次,要防止数据垄断。科技的特点之一是赢者通吃。应从国家层面防止部分机构垄断数据,让更多的中小科技公司也可以利用数据开发业务。
最后,要综合治理。数据隐私涉及到政府部门、IT公司、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不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数据隐私保护需要协同治理。
如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协同作用?肖钢认为,可通过“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的方式来解决,即各机构在不交换数据的情况下,完成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训练。其核心是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通过建立一个数据“联邦”,让参与各方都获益,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