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办原副主任谈房地产低迷 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图文】_行业资讯_258商务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二手    贵金属  网站建设  机器人 

中财办原副主任谈房地产低迷 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图文】

   2023-06-20 01:41:22 互联网258商务网7
核心提示:在近日举行的第45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前副主任尹艳林在谈及房...

在近日举行的第45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前副主任尹艳林在谈及房地产问题时表示,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绝不可忽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上下游产业、市场的回升,也使货币流动性失去了向实体经济流动的渠道,还加剧了地方债务问题,加大了灰犀牛演变为黑天鹅的风险。

中财办原副主任谈房地产低迷 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尹艳林提到,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一些地方城投债暴露和爆雷,进而带来中小银行坏账增多,难免会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尹艳林:我已经从副主任的位置上下来了,现在转到全国人大经济委工作。

尊敬的李稻葵院长,尊敬的雷鼎鸣教授,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同学,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想借此机会我就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谈三点看法,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趋势不容乐观。15号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的经济数据,应该说今年开年在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我国经济这艘巨轮总算又启航。正如中央分析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所指出的,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的决定性的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一季度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进入二季度之后,虽然经济运行延续了恢复态势,但不得不说4、5月份到现在,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不及预期的变化,以至于有人认为当初的判断可能过于乐观。主要的变化,

(一)是生产方面,多数行业稳中有降,或者稳中有趋降。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个月会回落2.1个百分点。行业分化也非常明显,恢复态势很不均衡,服务业快于工业,大企业好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好于民营企业。国有控股增长是4.4%,私营企业仅增长0.7%,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48.8%,比上个月下降0.4个百分点,为年内连续三个月下滑,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水平。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1.7%,也比上个月回落1.8个百分点。

(二)是需求方面,三大需求全面回落。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7%,比上月回落5.7个百分点。特别是家电、汽车等耐用型大件商品类消费不景气,建筑装璜材料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这些主要与房地产市场恢复的不够有关。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9%,固定生产投资同比增长4%,但是比1-4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2%,民间投资下降0.1%,是负的增长,1-3月份是0.6,4月份是0.4,5月份下降了0.6%。5月份出口下降0.8%。

(三)是市场方面,就业和物价形势严峻。5月份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达到20.8%,继4月份超过20%之后,再创新高,这反映了部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恢复放缓,对低学历青年的就业吸纳不足。往年一般都是毕业季前后,青年失业率会明显上升,在7月份达到高峰,今年从1月份开始就持续走高。随着高校毕业季的来临,青年就业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而物价方面,5月份CPI同比上涨0.2%,环比是下降0.2%,连续四个月环比下滑。PPI同比是下降4.6%,环比是下降0.9%,连续七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为2016年3月份以来最低。这种市场走势给市场各类参与主体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所以总的来看,目前经济活跃度明显走弱,下行风险上升,虽然由于基数关系,二季度同比增速可能仍较高,但经济回升的基础明显不稳,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相差甚远。特别是离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不是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的问题,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房地产的低迷不仅制约了上下游产业市场的回升,也使货币流动性失去了向实体经济流动的渠道。而且,还加剧了地方债务问题,加大了“灰犀牛”演变为“黑天鹅”的风险。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一些地方城投债暴露和爆雷,进而带来中小银行坏账增多,难免会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是主要原因。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针对这个矛盾,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做了一系列部署,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需求仍然不足,并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和扩大。

分析今年以来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预期改善没能得到持续,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研究宏观政策,前置发力还十分明显,但进入4月份后续政策乏力。在消费者信心方面,房地产市场预期转暖没有持续,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向好,但之后再次转弱,一二线城市改善,但是没有往三四线城市传导,销售好转也没有往开发投资传导。提前还债增多,居民定期存款增加,消费者信心明显疲弱。

在民间投资预期方面改善不明显,信心不足,民营企业家消费性活动增多,投资活力明显减退。有钱不愿意投,不敢投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政策落实存在阻碍,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住房、汽车、服务性消费等领域,存在着一些限制性的政策,妨碍了消费需求释放,并要求改善消费条件,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到目前为止,有关政策落实还存在障碍,比如各个地方的政府提出了对限购、限售、限价等方面的松绑政策,不少地方是边松边观察,尚未完全扭转居民对住房消费的预期。限购、限售、限价在很多大城市依然存在。又比如政策要求金融部门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但是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企业都很困难,确实存在风险。这时有的银行机构又强调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最后一些支持政策就落在纸面上。三是政策调整信号不明显,房地产政策坚持房住不炒这个原则,本来没错,但有关部门却把这一重要原则做简单化、机械化的(数量预警),一套大力支持,二套合理支持,三套原则上不支持,这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大家知道眼下市场低迷,哪来的炒房者,哪来的市场空间,别说炒房者不来,刚需也不敢入市,怕自己仍然买在高点上,还等着把房价再打下去,不跌到底是坚决不出手。可是,谁又能告诉他们这个底在哪里?

最近也有人反映近期的新闻媒体的一些做法,比如有的谈一线限购应适当调整政策,还要让大家有耐心等,也更增加了人们对政策方向的疑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方向?这是第三,政策调整信号不明确。

四是三大主体收入增长受到实际性影响,疫情三年来,旅游、交通、餐饮等服务业受到很大冲击,不少家庭不仅收入减少,原有的这些也大幅度减少,家庭资产负债表受到损害,目前居民收入增长仍然偏慢,今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8%,比上年同期低1.3%,比GDP增速低0.7%。所以居民的消费能力提升放缓,同时企业利润总额也同比下滑,四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负增长26.5%,所以企业想干也干不动。地方土地财政收入锐减,债务问题困扰地方政府,导致很多地方就是想自己消费,想增加投资,也没有财力资源的支持。

三,要加大政策力度,尽快把总需求搞上去。当前外需不确定性较大,要推动经济回升,缓解失业,避免通缩,化解风险都取决于国内的需求回升。面对总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千道理,万道理,把总需求搞上去,才是硬道理。必须改善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信心,激发金融主体的活力,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1、坚决阻断预期的负循环,大家知道有时候信心会影响现实,而现实再回过头来影响信心,这就是预期的自我实现。要防止形成弱预期导致弱效果,弱效果进一步强化弱预期这种恶性循环。宏观调控政策要以提振社会信心,改善市场预期为前提,以提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为关键,研究推出几个具有标志性的举措,真正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形壁垒。

2,把能够落实的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比如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因城施策,放宽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例等,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大保交楼的政策力度,增强保交贷款支持计划,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3,方向对头,但落不了地的政策要尽快实化和细化。现在有的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大堆好政策,但问题就是落不了地,都成了影子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现实无感,对这样的政策就要再进一步分门别类,针对性的具体化,让企业家不光看到政策出台,更能够感受到政策的真正落地见效。

4,对不合时宜的政策要尽快调整,比如说对一些炒房热时出台的限制性政策,就要加快退出。政策要跟着需求走,哪里有潜在需求,哪里就应该放松控制,取消限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放空炮,要起到实际效果。不能一边喊着扩大内需,一边却堵着需求不让释放。这样的政策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实际的效果也不一定好。还比如既然房地产市场是由城市政府负主体责任,那么有关部门能不能明确取消约谈制度。

5,对需要加大力度的政策要毫不犹豫,不要搞挤牙膏式的调控,财政政策要更加体现积极的本意,更好发挥稳预期和扩内需的作用。货币政策要更加体现力度,直面市场需求,发挥刺激作用。房地产政策要加大松绑力度,放开自己的手脚,让市场飞一会儿,让能热的地方先热起来,扩散带动还在观望的市场起来,更好地满足刚需,鼓励普遍存在的“差换好”的改善性需求尽快的释放。此外,要切实保障舆论引导上的宏观一致性,要梳理地方部门与中央要求不一致的说法、做法和举措,加强正面引导,给社会以明确的预期,真正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舆论氛围。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258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125493959@qq.com 客服QQ:292491766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92491766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