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已经近15小时,存量房贷利率下降,这回真的来了!
具体条文就先不给大家列了,大家应该也已经清楚, 小凤凰给大家划重点圈一下昨天最重要的两个信息:
房贷最低首付全国统一
即首套最低2成,二套最低3成。(杭州原政策,首套最低3成,二套最低4成)
存量房利率下调
央行明确下发文件,自2023年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置换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也可以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协商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第一条其实很好理解,我们不多加赘述。第二条具体的操作就相对复杂了,涉及到不同的城市、不同银行的实际情况。
那么, 对于杭州的购房者来说,这次存量房下调意味着什么呢?申请下调的具体操作是什么?不同银行对此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01
新闻一出,最快反应的农业银行。
昨天晚上,中国农业银行就发布了公告回应:后续具体事宜,将在中国农业银行官网、微信公众号、网点、95599等渠道公告相关信息,敬请留意,是第一个针对此表态的银行。
今天上午9点,工商银行也紧随其后发布了公告,和农业银行用的是同一套模板。
那么,杭州这边各大银行有没有相关消息了呢?小凤凰们第一时间就通过电话咨询了多家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临平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吴山支行、中国银行庆春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庆春路支行,对方均表示目前已经接到下调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的通知,但还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都在讨论执行方案中,需要等待官方通知,但会从9月25日开始正式受理下调申请。
虽然执行细则未定,但心急的购房者已经要把贷款客户经理的电话打爆了。
中国工商银行的一位贷款客户经理透露,从昨晚开始就有购房者咨询下调利率的事情,询问申请流程,但他也不清楚实施细则,“我自己也还有一套房要申请下调呢,我也很着急,但确实昨晚央行通知很突然,现在都在等行里的官方通告。”
早上9点多还能打通的中国银行贷款客户经理,到了10点多的时候打了三遍都还在通话中。
此外,也有还在懵圈中的,招商银行富阳支行、杭州银行西湖支行工作人员、浙商银行杭州运河支行均表示目前暂未收到通知。
南京银行杭州分行、杭州联合银行钱江支行工作人员也都和大家一样,目前只知道人民银行发布的文件,但具体内容上级还未通知执行,后续怎么执行都还不清楚。
02
其实,降存量贷款利率消息一公布,最激动的莫过于曾利率站高岗的购房者。
朋友A一听消息,连夜便向银行贷款经理打听相关事宜。不过对方的回复也比较官方,具体的通知还未下发,降利率的操作细则要等,有了会立刻告知的。
尽管在贷款经理那里没有得到答案,在购房群里,A已经和群友们畅聊起未来可以省下的利息。
小A说自己2020年买的房子,属于首套,当时利率高企,同期业主首套利率最低的都要5.5%。
近两年,房贷利率持续下降,如今自己还要背负近5%的房贷利率。按照新政策,如果利率可以降到4.2%左右,自己每个月房贷可少近1000元。
其实小A并不是最高岗的,2021年,楼市最后的疯狂期,朋友小C出手了一套丰收湖板块的房子,当时银行给到的利率6.15%,即便如今基准降了一些,依旧属于极高的档次。
如今新政下来,小C有望重新与大家站到同一水平线,内心自然是开心的。不过他坦言,具体的下调幅度说要和银行商量,这就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毕竟房贷是银行的赚钱利器,怎会轻易放弃。
小y听到消息后也是喜不自胜,和小凤凰表示道:“这段时间收到了超多经营贷的客服电话,自己也有些心动,都打算走经营贷了,不过现在喜从天降,如果降得到位,就直接不搞了。”
03
此外,小凤凰针对大家现在关心的问题,也给大家梳理了相关情况。
第一、哪些人可以申请房贷利率下调?
按照央行的文件,2023年8月31日前金融机构已发放(在还款中),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以及借款人实际住房情况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的存量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可以向银行提交申请进行贷款调整。
其中关键词就是首套房。无论是你在贷款时候是首套房房贷,还是你贷款的时候按照当时政策属于“二套房”,但是按照现在新的“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可以符合首套房标准的,都可以申请。
第二、如何申请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至于怎么申请,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直接向银行申请新的住房贷款,然后把原有的住房贷款还清,最后大家按照新贷款的月供来偿还就可以。
还有一种方式是不用偿还原来贷款,而是跟银行重新协商利率,对利率进行调整。
当然至于怎么操作,是通过线上申请还是线下申请,要等各大银行出台具体的政策才知道,我相信再过几天银行会有相应的政策出来的。
不过可以肯定是,在这个政策出台之后,肯定有大量的人向银行申请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调整,所以大家可能需要排队。
第三、利率能够下降多少?
按照央行文件的规定,至于利率能够下调多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要自行跟银行协商,但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上的加点幅度,不得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