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随着淘宝、京东平台陆续发布新版售后服务管理规则,“仅退款”服务似乎成为国内几大电商平台的标配。然而,在赢来众多消费者欢呼和掌声之余,一些“钻空子”“薅羊毛”的行为却让平台商家叫苦不迭……
近日,电商商家关先生发视频爆料称,一名女顾客在购买了价值1800元的4件商品后,进行了全额“仅退款”操作,却只退回一件商品,将另外3个快递全部取走了。
商家关先生称,该女子通过淘宝平台购买其店内的4个产品,拍一个链接并要求商家分开发4个快递,自己当时没有多想。然而,在快递送达后,该女子却拒收了其中一件,取走了另外三件,并成功申请了全额“仅退款”,总金额为1800余元。
关先生和快递驿站联系后才得知,此人这么操作的快递已有上千件。快递驿站的监控画面显示,该女子到驿站取货后,用蛇皮袋装走了物品。此外,该女子还疑似叫来了“货拉拉”来拖运快递。之后关先生向平台申诉,但并未成功。目前,关先生称已经报警处理。
针对该女子“仅退款”后又取走快递一事,不少网友直呼“不理解”“太差劲”;还有网友为商家发声道“‘仅退款’太欺负商家了”,呼吁“平台也要保护一下商家”;也有网友指出“不要一棍子打死‘仅退款’”,它对于已付款还没有发货或者小件商品损坏等还是很有作用的……
对此,《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林志晖指出,如果该女子故意通过分开发货的方式,只拒收一部分商品而申请全额仅退款,其行为可能涉及欺诈、虚构交易等违法行为。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故意欺诈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构成诈骗罪。本案中,该女子利用平台规则及所谓“漏洞”使商家产生错误认知从而谋取非法利益可能构成诈骗罪。此外,如果这种行为已达上千次的情况属实,则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其法律责任。
事实上,该事件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原因可能在于电商平台推出的“仅退款”措施原本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却在小部分消费者的恶意操作下变成了“占便宜”“薅羊毛”的工具。
2023年12月25日,淘宝发布了《关于变更淘宝平台争议处理规则的公示通知》,其中的规则核心变更点包括新增针对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或经平台判定可支持买家拒收的商品,针对买家已拒签成功的,支持退款处理的条款等。
2023年12月27日,京东发布修订后的《京东开放平台售后服务管理规则》和《京东开放平台交易纠纷处理总则》,前者新增“退款不退货执行标准”,后者新增“交易纠纷支持用户仅退款”。
值得注意的是,“仅退款”服务最早是拼多多推出的售后机制。2021年,拼多多上线该服务,消费者在确认收货之日起的15天内,如果订单发生售后问题,可以申请“仅退款、不退货”。如今,随着淘宝、京东的相继入局,“仅退款”也似乎成为大型网购平台标配。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舒杰律师告诉法治网记者,“仅退款”功能的推出是为了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并能在物流成本超越商品价值时有效节约社会资源。相较于“7天无理由退货”,这一更加便利用户操作的机制让最早推出这项服务的拼多多从电商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现如今也被其他平台所争相效仿。但是,部分用户滥用该机制恶意退款,从而增加了商家的经营风险与成本,会使得用户、平台、商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的确,“仅退款”模式带来的消费体验提升显而易见,然而,由此衍生的平台商家被“薅羊毛”的风险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利用“仅退款”漏洞来侵占商家利益的诉讼案件已发生多起。
2023年4月,小圆(化名)在网络平台上下单购买了一款价格为18.9元的绿豆糕。在签收快递后的第三天,她申请了“仅退款”。退款后,商家要求小圆退回货物,小圆却不予理睬。经多次协商未果,小圆被商家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小圆赔偿商家货款损失18.9元及律师调阅档案费330元。
2023年5月,张女士(化名)在某网购平台店铺购买一顶价格8.6元的运动鸭舌帽,收到商品后因帽子戴着小、帽檐上有污渍与店主进行协商。张女士接受了商家5元补偿后,又向平台申请了“仅退款”。退款后,张女士却对店家的退货要求不予理睬,店主无奈之下起诉张女士。最终,张女士主动将货款退回,并赔偿了店主为诉讼支出的维权成本。
……
“如果平台设置的‘仅退款’规则过于宽松,无疑会增加其中的道德风险。对商家来说,若平台一味支持非因商品质量问题或商家服务问题且物流成本超过商品价值的‘仅退款’,也涉嫌侵犯商家的处分权。”赵舒杰律师指出,对于平台而言,通过“仅退款”来提高用户体验、节省社会资源并倒逼商家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平台必须构建清晰严格的审核体系、提供商家申诉通道,在维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护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避免“羊毛党”滥用该机制侵害商家权益的行为。对于商家而言,打铁还需自身硬,商家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其次要积极利用平台的申诉机制,在产生“仅退款”争议时提出充分的证据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也应当秉持诚实信用的原则合法合理行使自身的权利,不能抱着产品标的小、商家不会起诉的侥幸心理一味利用该规则‘薅羊毛’,否则,轻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重则还可能构成侵占罪或诈骗罪。”赵律师提醒。